Page 31 - 34-3
P. 31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4 No. 3 Dec. 2024
擇偏誤獲得修正,惟修正後決策錯誤變數未達顯著水準。模型 4 及模型 5 乃以未撤
離大陸的廠商建立的績效模型,即依決策因子評估應自中國大陸撤離者,卻選擇繼
續留守中國大陸的決策錯誤機率 (fit) 達負向顯著水準 (β = -0.153;β = -0.153),故研
究假說 2B 獲得部分支持。即廠商採行配適其特性及環境因子的策略有較佳的績效;
7
相反的,決策若未配適其決策條件,則不利績效 。
伍、結論
一、研究結果
本研究援用廠商行為理論和前景理論之參考點的觀念,檢驗大陸投資績效損失
及利得對撤離策略的影響,採 2016 至 2020 年臺灣上市櫃公司撤離大陸市場的決策
為研究對象,共搜集 506 個樣本 2530 個觀測值進行實證。為修正樣本選擇偏誤的
影響,本研究採用Heckman (1979) 的兩階段研究法,且為考量自我選擇偏誤的問題,
於第二階段將樣本區分為撤離大陸與未撤離大陸二組分別建立績效模型,透過二階
段研究控制樣本選擇偏誤 (imr),分析結果顯示 imr 達顯著水準,達到修正選擇偏誤
的目的。另外,本研究亦驗證決策錯誤對績效呈負向影響,推論資本市場對錯誤的
撤離決策會給予負面的評價。易言之,依本研究建立之撤離決策模型推估應選擇撤
離大陸市場卻續留在大陸市場,或應留在大陸市場但卻選擇撤離大陸市場,皆較不
易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因為外國投資者通常會對管理者施加「契約主義」的壓力,
這種採用股東的視角會影響績效反饋 (Titus, O’Brien, and Dixit, 2022) 與決策。透過
Heckman (1979) 及分群建立績效模型二種方式,發現樣本選擇偏誤及自我選擇偏誤
對撤離績效存在顯著的影響,顯示二項選擇偏誤造成的內生性問題確實存在,亦呼
應策略領域之實證研究應正視選擇偏誤的影響。
此外,本研究實證發現大陸投資賺錢的情境下,大陸投資績效與撤離大陸市場
的可能性呈現倒 U 型關係,即大陸市場績效好的廠商,隨著大陸獲利漸增,則撤離
大陸市場的可能性愈高,符合前景理論對利得狀態的論述;但大陸市場獲利極佳的
廠商,則對機會的預期愈高,因而傾向冒險留在大陸市場繼續追求獲利,則與廠商
行為理論所提的資源趨動成長及 March and Shapira (1987) 所提的當決策者意識到獲
利足以讓廠商免去存活的威脅,會勇於從事冒險行為的主張一致。另外,本研究預
期在績效虧損的狀態下,決策者會先承擔風險,隨著風險擴大才會選擇撤離,但虧
損過鉅則致決策者僵化,即不撤離、完全不做為,實證符合亦預期。即虧損情境下,
7 若考慮一期遞延效果,利用 Stata 軟體使用 xtabond2 程序進行檢定,統計如附錄二。結果不變。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