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34-3
P. 22

Divestiture from China by Taiwanese Liste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Firms: Effects of Host Country
               Performance and Selection Bias           Lucas  e t  al.,  2018) 。 大
                   Lucas et al., 2018)。大陸投資可視為廠商的投資組合之一,由於前景理論本來即用以探討個陸投資可視為廠商的投資組合之一,由於前景理論本來即用以探討個
                                                                     ,
                   人的投資行為,零是投資的利得與損失的判斷基準。因而,本研究以基期績效等於  0  作為零是投資的利得與損失的判斷基準。因而,本研究以基期績效等於  0  作為
                                                        人的投資行為
                                                                                  2018
                   參考點(曾真真與簡俊成,2018),所以以大陸投資對每股盈餘的貢獻透過 spline 函數產),所以以大陸投資對每股盈餘的貢獻透過 spline 函數產
                                                        參考點(曾真真與簡俊成,
               零 (EPS ≥ 0),該變數小於零者皆設為 0,大於等於零者取原始值;另外,績效低於
                                                                                        EPS
                                                                                        (
                                                                                            ≥
                                                                                              )
                                                                                             0
                                                                                                 該
                                                                                                   變
                   生二個變數,其一為績效大於零 (EPS≥0),該變數小於零者皆設為 0,大於等於零者取原數小於零者皆設為 0,大於等於零者取原
                                                        生二個變數,其一為績效大於零
                                                                                               ,
               零者 (EPS < 0),則將大陸投資對每股盈餘之貢獻大於等於 0 者設為 0,其餘取原始
                                                                                         )
                                                                                  (
                                                                                   EPS<0
                   始值;另外,績效低於零者 (EPS<0),則將大陸投資對每股盈餘之貢獻大於等於  0  者設為則將大陸投資對每股盈餘之貢獻大於等於  0  者設為
                                                                                          ,
                                                              另
                                                                    績效低於零者
                                                        始值
                                                            ;
                                                                  ,
                                                                 外
                  5
               值 。                 5                    0,其餘取原始值 。
                                                                        5
                   0,其餘取原始值 。
                    第二階段建立撤離績效模型,以撤離比率為主要解釋變數,由於臺商傾向採逐
                        第二階段建立撤離績效模型,以撤離比率為主要解釋變數,由於臺商傾向採逐步撤廠、以撤離比率為主要解釋變數,由於臺商傾向採逐步撤廠、
                                                                                      ,
                                                             第二階段建立撤離績效模型
               步撤廠、或縮編在大陸廠房規模(林宗弘,2019;劉孟俊,2019),因此,撤離比
                                                                                         2019
                                                        或縮編在大陸廠房規模(林宗弘,
                   或縮編在大陸廠房規模(林宗弘,2019;劉孟俊,2019),因此,撤離比率為大陸投資變;劉孟俊,2019),因此,撤離比率為大陸投資變
               率為大陸投資變動率的逆向指標,本研究估算研究年度大陸投資變動率乘 -1 作為
                                                                       ,
                   動率的逆向指標,本研究估算研究年度大陸投資變動率乘-1 作為撤離的比例。其次,本研本研究估算研究年度大陸投資變動率乘-1 作為撤離的比例。其次,本研
                                                        動率的逆向指標
               撤離的比例。其次,本研究參考 Capron and Shen (2007) 及 Leiblein et al. (2002) 的做                e t  al.
                                                                               (
                                                                                2007)
                                                                                         Leiblein
                                                               Capron
                                                                          Shen
                                                                      and
                   究參考 Capron and Shen (2007)  及 Leiblein et al. (2002)  的做法納入決策錯誤的影響。以撤(2002)  的做法納入決策錯誤的影響。以撤
                                                                                      及
                                                        究參考
                                                                        1
               法納入決策錯誤的影響。以撤離決策而言 (D = 1),依本研究之決策模型推估不應撤
                                                                         )
                                                                     D
                                                                      =
                                                                    (
                                                                         ,依本研
                   離決策而言 (D=1),依本研究之決策模型推估不應撤離,但選擇撤離則視為決策錯誤,決應撤離,但選擇撤離則視為決策錯誤,決
                                                        離決策而言
                                                                                  究之決策模型推估不
                                                                                 (γ
                   策錯誤的機率是透過第一階段 Probit  模型估算廠商的撤離機率 Φ
                                                                                    Z Probit  模型估算廠商的撤離機率 Φ
                                                                                   '
               離,但選擇撤離則視為決策錯誤,決策錯誤的機率是透過第一階段 Probit 模型估算                                                              (γ '  Z  ) ,因此,決策錯
                                                                                      ) ,因此,決策錯
                                                        策錯誤的機率是透過第一階段
                                                                     Φ
                                                                          '
                                                                       (γ
                                                                          Z
                                    '
                               Φ
                                  (γ
                   誤機率為1 −
                                       ) ;未撤離決策 (D=0)  估計方式亦同。最後,本研究為考量撤離決策誤機率為1 −
                                     Z
               廠商的撤離機率                  ,因此,決策錯誤機率為                       ;未撤離決策 (D =
                                                                            ) ;未撤離決策 (D=0)  估計方式亦同。最後,本研究為考量撤離決策
                   的樣本選擇偏誤,故於績效模型納入修正因子  (inverse Mill’s ratio)  用以修正績效模型,以verse Mill’s ratio)  用以修正績效模型,以
                                                        的樣本選擇偏誤
               0) 估計方式亦同。最後,本研究為考量撤離決策的樣本選擇偏誤,故於績效模型納                                                 (i n
                                                                       ,
                                                                         故於績效模型納入修正因子
                   降低選擇偏誤對績效模型的影響,詳見附錄。 降低選擇偏誤對績效模型的影響,詳見附錄。
               入修正因子 (Inverse Mill’s Ratio) 用以修正績效模型,以降低選擇偏誤對績效模型的
               影響,詳見附錄。                                   (三)  控制變數
                     (三)  控制變數
                       本研究第一階段為撤離決策模型,為了降低非研究變數對撤離決策的干擾,本研究除本研究第一階段為撤離決策模型,為了降低非研究變數對撤離決策的干擾,本研究除
               (三)控制變數
                                                        控制規模、業齡、負債比率、沉沒成本、用人
                   控制規模、業齡、負債比率、沉沒成本、用人費用、資本密集度及自由現金流量外,亦將費用、資本密集度及自由現金流量外,亦將
                    本研究第一階段為撤離決策模型,為了降低非研究變數對撤離決策的干擾,本
                   控制產業別及年度別之影響。其中,規模係採廠商之員工人數取自然對數;業齡則衡量廠模係採廠商之員工人數取自然對數;業齡則衡量廠
                                                        控制產業別及年度別之影響。其中,規
               研究除控制規模、業齡、負債比率、沉沒成本、用人費用、資本密集度及自由現金
                   商創始至研究基期之年數;廠商之負債比率太高,決策者有付息及還款的壓力,Jensen (1986) 決策者有付息及還款的壓力,Jensen (1986)
                                                                                                   高
                                                                                 廠商之負債比率太
                                                                                ;
                                                        商創始至研究基期之年數
                                                                                                    ,
               流量外,亦將控制產業別及年度別之影響。其中,規模係採廠商之員工人數取自然
                   主張廠商之負債具有抑制決策者過度投資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將負債比率設為控制變數,。因此,本研究將負債比率設為控制變數,
                                                        主張廠商之負債具有抑制決策者過度投資的作用
               對數;業齡則衡量廠商創始至研究基期之年數;廠商之負債比率太高,決策者有付
                   負債比率係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                     負債比率係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
               息及還款的壓力,Jensen (1986) 主張廠商之負債具有抑制決策者過度投資的作用。
                                                             此外,決策者的投資決策經常出現承諾升高
                       此外,決策者的投資決策經常出現承諾升高  (Sleesman et al., 2012),即儘管證據顯示(Sleesman et al., 2012),即儘管證據顯示
               因此,本研究將負債比率設為控制變數,負債比率係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
                                                                     誤
                                                                                             尋
                                                                                           去
                                                                                         是
                                                                                                   的
                                                                                                 新
                                                                                               找
                                                                                    者不
                                                                            但
                                                                          ,
                                                                       的
                                                                                  策
                                                                                決
                                                                              是
                                                                   錯
                                                          資
                                                               策
                                                        投
                                                                 是
                                                             決
                   投資決策是錯誤的,但是決策者不是去尋找新的替代方案,而是繼續對最初的決策進行承替代方案,而是繼續對最初的決策進行承
                    此外,決策者的投資決策經常出現承諾升高 (Sleesman et al., 2012),即儘管證
                                                        諾,而沉沒成本是造成承諾升高的重要
                   諾,而沉沒成本是造成承諾升高的重要原因,隨著沉沒成本的增加,需要更大的損失才能原因,隨著沉沒成本的增加,需要更大的損失才能
               據顯示投資決策是錯誤的,但是決策者不是去尋找新的替代方案,而是繼續對最初

                                                                                   (
                                                                                             Hamilton,
                   誘發退出,而出現退出障礙  (Chow and Hamilton, 1993; John and Ofek, 1995; Lieberman et al., 1993; John and Ofek, 1995; Lieberman et al.,

                                                                                    Chow
                                                                                          a
                                                                                           nd
                                                        誘發退出,而出現退出障礙
               的決策進行承諾,而沉沒成本是造成承諾升高的重要原因,隨著沉沒成本的增加,
                                                        2017)
                                                                                             ;
                   2017),故本研究將控制沉沒成本的影響;沉沒成本係以大陸投資資產總額取自然對數。其沉沒成本係以大陸投資資產總額取自然對數。其
                                                             ,
                                                               故本研究將控制沉沒成本的影響
               需要更大的損失才能誘發退出,而出現退出障礙 (Chow and Hamilton, 1993; John and
                   次,降低生產成本是跨國公司進行投資及撤離決策的重要因素  (Belderbos et al., 2020),故次,降低生產成本是跨國公司進行投資及撤離決策的重要因素  (Belderbos et al., 2020),故
               Ofek, 1995; Lieberman et al., 2017),故本研究將控制沉沒成本的影響;沉沒成本係
                   本研究參照文獻將薪資費用納入控制(沈中華、呂青樺與李卿企,2008),以用人費用率本研究參照文獻將薪資費用納入控制(沈中華、呂青樺與李卿企,2008),以用人費用率
                   作為替代變數;另外,資本密集程度愈高的廠商愈可能挾其雄厚資本進行海外投資,本研作為替代變數;另外,資本密集程度愈高的廠商愈可能挾其雄厚資本進行海外投資,本研


                  5   根據期望目標的文獻,經常將過去績效視為歷史目標,同業績效視為社會目標 (Wang et al.,
                   5 根據期望目標的文獻,經常將過去績效視為歷史目標,同業績效視為社會目標  (Wang et al., 2016)
                                                        5
                     2016),其中歷史目標來自於組織自身績效的逐步更新,社會目標則重視外部訊息,目標設定,其中  歷根據期望目標的文獻,經常將過去績效視為歷史目標,同業績效視為社會目標  (Wang et al., 2016)  ,其中  歷
                                                        史目標來
                   史目標來自於組織自身績效的逐步更新,社會目標則重視外部訊息,目標設定的不同,除了反應決策時  資視外部訊息,目標設定的不同,除了反應決策時  資
                                                                              的逐步更
                                                                   組織自身
                                                                                     新,
                                                                自於
                                                                                         社會目標
                                                                                                則重
                                                                          績效
                     的不同,除了反應決策時 資料搜尋程序及假說的不同,也反映管理人注意力的焦點 (Gaba and
                                                        料搜尋程序及假說的不同
                   料搜尋程序及假說的不同,也反映管理人注意力的焦點  (Gaba and Bhattacharya, 2012; Blettner, He, Hu and    Bettis, Gaba and Bhattacharya, 2012; Blettner, He, Hu and    Bettis,
                                                                                    理人注意力的焦點
                                                                            ,
                                                                             也反映管
                                                                                                    (
                     Bhattacharya, 2012; Blettner, He, Hu, and Bettis, 2015; Bromiley and Harris, 2014; Stevens, Moray,
                                                                 l
                                                                     d

                                                                                                 n
                                                              o
                                                                                          ,
                                                                          s
                                                                                        a
                                                                                                  d
                   2015; Bromiley and Harris, 2014; Stevens, Moray, Bruneel and Clarysse, 2015)  。然而,決策者需要外部資料  時,經arysse, 2015)  。然而,決策者需要外部資料  時,經
                                                                                         y
                                                                                                 a

                                                                                              e
                                                                       a
                                                              r
                                                                                             n
                                                                    n
                                                                                                l
                                                                                               e
                                                                  y
                                                                 e
                                                                                            r
                                                             B
                                                                         i
                                                                                           B
                                                                         r
                                                                        r
                                                                   a
                                                                                            u
                                                                                        r
                                                                                  v
                                                                                                   C
                                                                                 e
                                                          1
                                                                      H
                                                                          ,
                                                                           2

                                                        2

                                                                              4
                                                                               ;
                                                         0
                                                                            0
                                                                               St
                                                                             1
                                                                                     M
                                                                                                    l

                                                           5
                                                                                       o
                                                            ;
                                                                i
                                                                                     ,
                                                                                   n
                                                               m
                                                                                  e

                                                                                    s

                     Bruneel, and Clarysse, 2015)。然而,決策者需要外部資料時,經常難以即時取得,抑或所取得
                   常難以即時取得,抑或所取得資訊易存在偏誤,讓管理人較難對社會績效進行歸因  (Greve, 2002)。相對地,常難以即時取得,抑或所取得資訊易存在偏誤,讓管理人較難對社會績效進行歸因  (Greve, 2002)。相對地,
                     資訊易存在偏誤,讓管理人較難對社會績效進行歸因 (Greve, 2002)。相對地,管理人卻可即時
                                                                   時取得組
                                                                                                 訊
                                                               可即
                                                                                     績效
                                                                              部的歷史
                                                                          織內
                                                        管理人卻
                                                                                         ,
                   管理人卻可即時取得組織內部的歷史績效,故基於資訊取得角度,歷史比較績效的回饋效果凌駕社會比較基取得角度,歷史比較績效的回饋效果凌駕社會比較基
                                                                                            基於資
                                                                                          故
                     取得組織內部的歷史績效,故基於資訊取得角度,歷史比較績效的回饋效果凌駕社會比較基礎
                   礎  (Gaba and Joseph, 2013)  。        礎  (Gaba and Joseph, 2013)  。
                     (Gaba and Joseph, 2013)。
                                                            11                                    11
                                                      12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