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33-3
P. 80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s of Intelligent Interactive Orientation: Evidence from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n Taiwan



                    附錄一:從「互動導向」觀點到「智慧化互動導向」觀點之推論程序說明
                   步驟               推論說明                            發現與詮釋

                檢視受訪企 基於個案業者 B2B 特殊交 由深度訪談各案例的經驗發現,受訪企業在與
                業如何應用 易模式(多異質客戶、多 客戶互動時,高度運用智慧技術,並且會快速
                智慧技術於 變需求、短時效、資源有 地將其所接收的資訊融入實務流程,靈活地調
                交易各流程       限),歸納受訪企業如何 整與回應客戶的需求。因而,本研究歸納受訪
                            以智慧技術,應用在實務 企業,隨過去累積的經驗,具備一套「多異質
                            操作之四項交易流程(客 客戶、多變需求、短時效、資源有限」的回應
                            戶需求接收階段、規劃階 能力與常規,並且能取之於個別客戶,但卻不
                            段、驗證階段、執行檢討 會侷限於個別客戶;授權客戶,卻視情況制宜;
                            階段等)。                   雖與客戶具資訊相依性,但能透由強化管理與
                                                    決策,兼顧雙方的長短期效益與發展。基於上
                                                    述,若僅以「互動導向」觀點,難以完全解釋
                                                    此現象。
                重新分類、 檢視互動導向學理與實務 重新歸納與粹取訪談文字檔內容,呈現個案企
                配對與彙整       現象之異同, 引用 IATs 業是以互動導向為基礎若,結合 IATs 理論之「資
                            有關智慧化的五大特徵, 訊取得和搜集、資訊分析、互動與談判、自主
                            重新檢視訪談內容,並進 性與決策力、以及協同」等五大特徵,得以將
                            行分類、配對與彙整,以 案例實務區分為 20 個單元應用分類,可作為描
                            歸納實務情境下,多方產 述臺灣資訊電子業在實務情境運作中,如何透
                            生互動變化的過程。               過智慧代理技術之靈活調整,將互動智慧升級。

                歸納異同, 從 20 個單元應用分類及 由「互動導向」理論及「智慧化代理技術」的
                重新詮釋        其他實務案例導引,發掘 基礎上發展提出「智慧化互動導向」之概念,
                            並說明與互動導向之差 並提出:調和客戶需求和產業情境的「類客製
                            異,並以系統性觀點重新 化」與「客戶權變賦權」;及聚焦主動性、全
                            詮釋互動導向如何結合智 面性及長期關係價值的「前瞻性回應」與「全
                            慧化代理技術,來突破現 面價值評估」等四大構念。
                            有思考與行動疆界。




























                                                      72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