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臺大管理論叢第33卷第1期
P. 17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3 No. 1 Apr. 2023




               流程中稽核主管有三個分析需求,分別是 (1) 在工作節點 3 和 4 時,預測稽核人員
               在所有工作的績效表現,進行稽核人員調度之參考;(2) 在工作節點 5 和 6 時,如
               何指派稽核任務,以最佳化部門查核工作規劃;(3) 在工作節點 7 和 8,如何建立金
               控稽核派工準則強化部門營運。



               二、二階段績效評估模式
                   本研究以圖 1 跨行業資料探勘標準流程 (CRISP-DM) 作為執行框架 (Shearer,

               2000),規劃「二階段績效評估模型」的分析流程。


























                                       圖 1  CRISP-DM 模型執行流程
               來源:Shearer (2000)


                   以下針對各流程逐一說明。
               業務理解 (Business Understanding):
                   Shearer (2000) 指出業務理解有幾個關鍵步驟,有助於了解領域知能 (Domain
               Knowledge),這包括確定業務目標、現況評估、確定分析目標、制定專案計劃等。
               目前金控績效評估是根據各小組提交的稽核報告,判斷稽核人員或稽核小組單次任

               務的績效,確定符合內控範疇及董事會、主管機關的要求,作為評定標準。而複雜
               程度高的任務通常是指對主管機關的稽核報告,對公司內部董事會的報告及對各單
               位的自我評估報告則是較簡單的稽核報告。從績效評估流程不難得知,現況皆倚賴
               稽核主管過往經驗進行調度,當稽核主管知道稽核人員稽核任務績效之後,缺少將
               稽核績效值轉換成任務指派的機制。本研究將稽核主管的業務目標轉化為資料探勘
               模式,提出二階段模型執行「績效評估分析模式」與「稽核任務規劃模式」,在符


                                                      9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