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 - 臺大管理論叢第33卷第1期
P. 142
Associations of Demand for Private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Willingness to Pay, and Precautionary
Savings with Preferences for Long-Term Care Systems
福祉密切相關 (Barczyk and Kredler, 2018) 這一點,我們提出第四個研究假說:
H4: 個人預防性儲蓄的程度,會顯著影響長照制度偏好的選擇。偏好的相對程度
(exp(β )) 將透過次序羅吉斯迴歸來估計與檢定個人預防性儲蓄的差異程度,
ik
對長照制度偏好的邊際影響效果 (Logistic Marginal Effects)。
綜合來看,當控制了理性個人主要的長壽風險與貧富不均的信念,研究假說一
之主要目的,在於除了可以對照國內外文獻的實證結果,也可以作為「特定族群對特
定長照政策偏好」的研究基礎,確認真實存在之兩種不同長照政策偏好的族群。研究
假說二、三與四之主要目的,在於可以更完整了解分屬於這兩種族群的理性個人自身
受到長照風險與長照財務偏好的影響之下,如何對這兩種長照制度做出最適於自籌長
照財源的選擇,而這種選擇對政府修訂長照政策與提升社會福祉皆相當重要。
肆、實證結果
一、基本統計量進行描述
首先,我們針對有效樣本 4097 人的基本統計量進行描述。根據表 3,針對長照
制度的偏好 (Pub_LTC),平均分數 3.835,顯示填答者較傾向於強制社會長照保險制
度。就填答者年齡而言,年齡區間介於 40~59 歲者,累積占比約占六成 (59.3%),
年齡中位數為 40~49 歲,30 歲以下者為研究基準(佔 8.2%)。就性別 (Gen) 而
言,男性佔 38%,女性為研究基準(佔 62%)。就婚姻狀態 (Marital) 而言,已婚
者佔 72.8%,未婚者為研究基準(佔 27.2%)。就職業而言,勞工 (Ocuu (Labor))
約佔七成 (70.4%),軍公教 (Ocuu (Public)) 佔兩成 (20%),其它職業者為研究基準
(0.9%)。就年所得而言,年所得中位數為 50~99 萬且佔 38.7%,年所得 50 萬以下者
為研究基準(佔比 31.6%)。就是否已有長照需求而言 (LTC_Happen),已(曾)有
長照需求者約佔一半(佔比 50.1%)。就家庭人數而言,家庭人數中位數為 3~4 人
且佔 52%,家庭人數 7 人以上者為研究基準(佔 5.08%)。就評估自身的長壽風險
(Longevity) 而言,平均值為 4.261,顯示填答者對於長壽風險頗為憂慮。就長照給
付內容的風險的關注(擔憂)程度而言 (LTC_Anx),平均值為 3.214,對於詢問的憂
慮項目都達到三項以上,顯示填答者對於長照風險已達關心(涉入)的程度。就是
否曾接受政府長照 2.0 的補助 (LTC2.0),曾接受者約占 5% 左右,研究基準為未接
受補助者(佔 95%)。就商業長照保險需求而言 (LTC_Ins),平均值為 0.268,約四
分之一的填答者已(曾)購買商業長照保險,顯示填答者對該險種的依賴度不高。
就願付程度 (WTP) 而言,平均值為 2.186,顯示填答者未來計畫購買保費相對居中
的失能保險(殘扶險)意願較高。就預防性儲蓄 (Pre_Saving) 而言,平均值為 1.955,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