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 - 臺大管理論叢第33卷第1期
P. 141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3 No. 1 Apr. 2023
的相對程度 (exp(β )) 將透過次序羅吉斯迴歸來估計與檢定上述社會經濟特徵與家
ik
戶特徵,對長照制度偏好的邊際影響效果 (Logistic Marginal Effects)。
其二, 根據 Doty et al. (2015)、Nadash and Cuellar (2017) 與 Brown and
Finkelstein (2008, 2009) 的研究架構,長照支出型態具有極大的波動性,特別是商業
長照保險因資訊摩擦 (Information Frictions),仍存在保障不足的不確定性 (Boyer et
al., 2020),且商業與公立 長照保險兩者之間存在互補與替代的關聯性。因此我們控
制個人社會經濟變數與家庭經濟特徵,觀察商業長照保險的需求與否 (LTC_Ins),是
否顯著影響長照制度的偏好,且偏好該項制度會顯著影響個人的生命福祉 (Miller et
al., 2021),提出第二個研究假說:
H2:個人是否購買商業長照保險,會顯著影響長照制度偏好的選擇。偏好的相
對程度 (exp(β )) 將透過次序羅吉斯迴歸來估計與檢定個人商業長照保險需求的差
ik
異程度,對長照制度偏好的邊際影響效果 (Logistic Marginal Effects)。
其三,根據 Forte (2017) 與 Brau et al. (2010) 的研究架構,先前的長照給付內容
的需求經驗會顯著影響個人之後購買商業長照險的意願,且個人社會經濟變數(如
所得)會顯著影響願付程度的高低;相較於一般民眾普遍將公立長照保險視為(類
似)必需品,商業長照保險雖然能夠提供較充足的長照保障,但須搭配較高的願付
程度。另一方面,民眾對公共政策的願付程度也形成對該項政策的偏好,甚至透過
公共財政的邊際效果 (Marginal Value of Public Funds; MVPF),可以比較政策之間的
良莠 (Hendren and Sprung-Keyser, 2020)。因此,我們將驗證個人面對長照風險時,
願付程度 (WTP) 是否顯著影響長照制度的偏好,且偏好該項制度可以為整體社會帶
來福祉,提出第三個研究假說:
H3:個人願付程度會顯著影響長照制度偏好的選擇。偏好的相對程度 (exp(β ))
ik
將透過次序羅吉斯迴歸來估計與檢定個人願付程度的差異,對長照制度偏好的邊際
影響效果 (Logistic Marginal Effects)。
最後, 根據 Norton (2000)、Li and Jensen (2011)、Allaire et al. (2016) 與
Mommaerts (2015) 的研究推論,廣義的預防性儲蓄 (Pre_Saving) 除了受到長照財務
風險偏態的影響,也與「長照給付內容的需求型態」有關(如老人安養院、居家照
護與家屬支持性照護),甚至也與某些特定族群有關(例如健康狀況次佳者,反而
偏好強制社會長照保險),且這些族群本身對於籌措長照費用預防性儲蓄的態度也
比較積極。因此,對於驗證個人面對長照風險時,預防性儲蓄的程度,是否顯著影
響長照制度的偏好,且偏好該項政策應與政府補貼多寡及提升長照供需雙方的社會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