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73 /30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73 /30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73

臺大管理論叢

28

卷第

2

三、建立研究架構

首先透過工作小組腦力激盪,將匯整自各學者專家的

35

項風險可能來源,進

行歸納及調整定義形成研究雛型,再與專家(如表

2

所示)進行訪談,協助增減與

調整各構面與準則並補齊不足處,最後經

Delphi

法確認準則間的重要度及形成正式

研究架構。參與訪談之專家遴選,以業務上密切與供應商連絡、溝通及管理的經理

與專員為成員,並平衡產品開發、採購管理、品質管理、生管與製造管理等領域,

以期透過專家訪談,確實反應出企業當前所面臨之關鍵風險項目。遴選之專家具備

完整資歷,熟悉企業策略制定及供應鏈管理議題,足具代表性。為提高探討之風險

準則的有效性,本研究並商請總經理之專任顧問協助綜觀全局,引導工作小組討論

風險項目,以兼備廣度與深度。

2

專家背景

專家 服務單位 職稱 年資 專家 服務單位 職稱 年資

1

公司本部 顧問

35

6

採購部 經理

21

2

品管部 經理

21

7

採購部 專員

17

3

品管部 專員

23

8

開發部 經理

21

4

生管部 經理

17

9

開發部 專員

11

5

品管部 專員

22

10

開發部 專員

21

(一)建立研究架構

本研究綜合馬士華與林勇

(2003)

Leenders et al. (2006)

Olson and Wu (2010)

及李際偉等

(2011)

文獻,彙整後進行

Delphi

法應用

1~3

步驟,形成研究雛型為四

大構面及

20

項準則。再依據

Delphi

法設計問卷,將評估準則之必要性區分為絕對

不必要

= 0

分、非常不必要

= 10

分、頗不必要

= 30

分、必要

= 50

分、頗必要

= 70

分、

非常必要

= 90

分及絕對必要

= 100

分,請表

2

專家群,就所列準則依必要性評分,

及運用鄧振源

(2012)

提出之最大平均評分法,調整共識度差異指標

(CDI)

,避免專

家對風險評估準則必要性認定之主觀性。

經進行

Delphi

法步驟

4

共三回合後,

CDI

0.1

達門檻值,整體平均分數為

74

分,結果如表

3

所示。然而,風險之本質存在相當多的不確定性,為兼具風險衡量

的廣度及焦點,專家均同意以平均分數下修的

70

分作為篩選門檻值,即平均低於

70

分的準則將因重要度不足而刪除,最後有四大構面及

15

項準則列入正式研究架

構中,構面及準則之定義,如表

4

及表

5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