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化與績效之分量迴歸分析
104
(
Geringer, Beamish et al., 1989; Geringer, Tallman et al., 2000; Qian, 2002;
鄭政秉、李
揚與黃晉偉,
2006; Chang and Wang, 2007
),我們認為不同規模企業在國際化時所
適合發展的多角化策略類型及多角化所產生的效益亦應有所差異。
研發投入有助於產品設計的創新與改善生產製程,進而降低生產成本與達到較
高的績效
(Hitt et al., 1997; Kotabe et al., 2002)
,此外研發反映了企業投資在對企業成
長有潛在貢獻的知識與技術,這些可以加強現有及開發新的核心競爭力,創造更高
的績效與成長
(Autio, Sapienza, and Almeida, 2000)
。雖然研發投入有助於企業提升
績效已獲得諸多學者研究的支持,但企業的規模與研發創新績效兩者之間的關係卻
尚無定論。
Schumpeter (1942)
指出大型企業比中小企業更有研發創新能力,規模越
大的企業越有資金與能力從事大規模與不同組合的研發專案,使企業能夠大量地累
積與多樣化研發的技術知識與能力
(Damanpour, 1992)
,故規模越大的企業越有能力
形成研發的規模經濟與範疇經濟,達到更高的研發績效。然而,
Ghobadian and
Gallear (1996)
認為中小企業具有營運彈性,且沒有龐雜的組織層級影響管理階層的
決策,故擁有快速反應與適應外在環境變化等特性,因此使得中小企業也可能較大
型企業具有創新能力。有些研究比較不同規模企業之創新能力,發現每單位研發支
出所得到的專利數與企業規模成反向關係
(Acs and Audretsch, 1988; Cohen and
Klepper, 1996)
。由上述可知,不同規模企業研發投入的績效不盡相同,進而對企業
整體營運績效產生不同的影響。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係探討國際化對不同規模企業之影響,我們認為國際化對不
同規模企業之貢獻不盡相同,特別在較大規模與較小規模企業間的差異應更為明
顯。過去探討國際化與績效的研究,大都採用迴歸模型來描述二者之間的關聯性,
相對應之參數為解釋變數對於應變數「平均」趨勢的邊際效果。條件平均數是分配
中重要的指標,但不一定能夠代表全體條件分配的行為,特別在條件分配具有異質
性時,分配兩端與條件平均數之行為非常可能存在極大之差異。一般迴歸模型僅在
控制變數中加入企業規模,可是此隱含不論何種規模大小的企業皆存在相同的國際
化邊際效果。因此,分析條件平均數之迴歸模型並不適合用來驗證本研究之假說。
Koenker and Bassett (1978)
提出的分量迴歸模型,不同於傳統迴歸模型所估計之係
數乃指解釋變數對應變數的「平均」邊際效果,而是解釋變數對應變數在某個「特
定分量」時的邊際效果,從而更清楚地描繪應變數的整個分配特性與行為。換言之,
分量迴歸不但可以檢視國際化對不同規模企業之邊際影響,且能較完整的描述國際
化與績效之間的關係。茲將分量迴歸模型概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