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35-1
P. 100

The Effects of Economic Substance Act on Offshore Investment Structures and Tax Avoidance




               測試,評估企業是否因本法案有任何實質作為,並測試經濟實質法案實施後,是否
               減少企業之避稅活動。
                    本研究旨在探討 2019 年各租稅天堂頒布並實施經濟實質法案後,公司股權投
               資決策與交易模式是否受到影響,並探討經濟實質法案之實施,是否將減少企業之
               避稅行為。本文的實證結果發現,經濟實質法案實施後,企業較傾向採取裁撤租稅

               天堂子公司及遷冊租稅天堂子公司至非租稅天堂之地區,企業亦較傾向停止設立租
               稅天堂子公司;再者,經濟實質法案實施後,企業之金字塔控股層級將下降;同時,
               企業認列於租稅天堂子公司之營業收入將顯著下降;最後,經濟實質法案實施後,
               將使企業活動之避稅行為受到抑制。本研究結果可供企業參考,於經濟實質法案實
               施後,應如何評估其退場機制,及是否應執行該機制,並以實證數據,提出租稅規
               劃之建議。
                    本研究共分為五節,首先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概述研究目的以及結果。第

               二節為文獻探討與假說推論,說明經濟實質法案之背景,以及對於企業投資架構及
               避稅之相關研究,並發展實證假說。第三節提出研究方法,說明實證模型及變數衡
               量;第四節進行實證分析以及額外分析結果說明,最後,第五節作出結論及建議。


                                          貳、文獻探討與假說推論


                    歐盟於 2016 年 1 月下旬頒布其反制避稅活動之措施,即頒布稅務不合作名單。
               歐盟在 2017 年時發布首批名單,係透過稅務透明度、租稅制度之公平性、反制稅
               基侵蝕及利潤移轉問題等三個層面進行稅務不合作名單的審查。審查標準包括稅務

               資訊交換系統的建立、經濟實質的要求、有害租稅實務的稅制競爭及稅基侵蝕及利
               潤移轉問題的消除或減緩。上開稅務不合作名單又依據是否承諾改善前開稅制問題
               區分為黑名單及灰名單。歐盟對列入名單之租稅管轄區之稅務防禦措施,包括加強
               對特定交易類別的審查、提高對因名單稅制而直接享有租稅利益者之個體,與涉及
               股權架構及交易安排之租稅管轄區之審計風險。再者,歐盟理事會亦將邀請歐盟機
               構及成員國,對外交、發展合作與經濟關係三層面進行審查。



               一、經濟實質法案背景
                    2020 年正式要求受規範個體申報 2019 年之經濟實質,說明經濟實質法案之具
               體內容。法案內容包括課予申報義務之個體適用範圍、營運活動的種類與說明、實
               質營運的標準、資訊申報要求與處罰條款等規定。
                    經濟實質法案規定,只有當個體獲取收入時,才需符合經濟實質要求,並要求
               其為「非」不合作名單國家或地區的稅務居民。此外,個體需提交稅務居民身分證


                                                      92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