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34-1
P. 83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4 No. 1 Apr. 2024
伍、結論
主管機關已於 2019 年初強制上市(櫃)公司投保 D&O 保險,使臺灣成為少
數強制投保 D&O 保險之國家,又因臺灣屬於訴訟風險較低之新興市場,因此 D&O
保險議題無疑受到主管機關之重視,主管機關期盼能藉由 D&O 保險,增強上市
(櫃)公司之公司治理程度,但目前國內探討 D&O 保險之相關文獻結果,仍有許
多不一致與待釐清之處。
本文的 D&O 保險金額係以期末權益平減以達去除規模化的效果,實證結果發
現,依據公司特性與風險所估計出的正常投保金額越高,將可提高公司治理程度,
減少訴訟風險,會計師也願意收取較少之審計公費,支持監督假說;而公司的異常
投保金額可能增加經理人之自利行為,產生道德危機,提高公司訴訟風險,故當公
司異常投保金額越高,會計師會收取越高之審計公費,此結果支持經理人機會主義
假說。
本文進一步以資訊優勢與利益衝突角度,檢視正常保險金額及異常保險金額與
審計公費的關聯性,換言之,是否會因機構投資人與被投資公司具有保險業務關係
而受到影響。結果顯示,當機構投資人與被投資公司具有保險業務關係時,該公司
投保 D&O 正常保險金額的監督效果,會因為機構投資人之資訊優勢而更強化,亦
即當機構投資人與該公司具有保險業務關係時,正常保險金額與審計公費的負向關
係會更強。另一方面,當該公司異常投保金額越高,保費的增加對具有保險業務關
係之機構投資人越有利,但也因而造成機構投資人之利益衝突越大,機構投資人會
擔心反對管理階層決策可能遭致管理階層後續的報復行為而失去未來潛在的保險業
務,使得機構投資人無法發揮有效監督以抑制異常投保金額造成管理階層之投機行
為,該公司之訴訟風險因而提高,會計師也因此會收取較高之審計公費,亦即當機
構投資人具有保險業務關係時,因為利益衝突使得異常保險金額與審計公費的正向
關係會更強。
本文進一步將樣本分成超額投保與投保不足兩組樣本進行迴歸分析,結果顯示
不論是超額投保或投保不足樣本,正常投保金額越高,會計師所收取之審計公費越
低,仍支持監督假說;另外,具有保險業務關係之機構投資人與 D&O 保額之交互
作用對審計公費的影響,在超額投保樣本仍呈現顯著,支持前述的資訊優勢與利益
衝突假說,但在投保不足的樣本則未獲支持,此結果隱含具有保險業務關係的機構
投資人,其資訊優勢或是利益衝突的角色,在公司有超額投保的情況才存在。建議
未來研究可再以不同角度對超額投保公司與投保不足公司進行分析,以了解 D&O
保額對公司治理、管理與營運決策或其他面向的影響。
本文另使用不同方式進行敏感性測試,利益衝突假說得到穩健的支持,而資訊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