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臺大管理論叢第33卷第1期
P. 98
Corporate Governance, Internal Control and Logistics Enterprise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Listed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China
三、物流企業公司治理會放大內部控制機制對企業績效的作用
公司治理影響到企業內部控制的運行。但為了更好揭示變數關係,本文界定的
內部控制,強調保障會計財務資訊的真實有效,以及企業活動遵循相關法律法規,
是立足於經營層面的;本文界定的公司治理,則強調治理層面對企業董事、股東、
高管的協調、約束和監督。在確定兩者的邊界基礎後,後續的指標也依此進行測度
和分析。
通過相關文獻的回顧可以得知,單獨研究公司治理或者內部控制的相關文獻較
多,探究兩者相互作用的文章雖然也有,但大多停留在理論分析層面,未進行更加
深入的實證分析。概括而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公司治理從企業控制權及剩
餘權益分配權這兩個角度切入、構建治理結構,旨在保護相關利益者的正當權益;
內部控制則更加細緻地強調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真實性,經營管理的合法合規性,
注重具體實施程式的效率和效果(Krishnan, 2005; 謝志華,2007;程曉陵與王懷明,
2008;Li, Qi, Tian, and Zhang, 2017)。
進一步言,內部控制品質的提升是公司治理領域的重要課題,內控水準的提升
離不開公司治理水準的改善(褚劍與方軍雄,2020)。具體來看,管理層權力也會
對企業內部控制資訊披露產生影響,當公司治理水準越差,管理層權力越大,上市
公司越傾向於隱瞞內部控制缺陷(Dikolli, Keusch, Mayew, and Steffen, 2020; 趙息與
許寧寧,2013)。對陷入財務困境的企業而言,反映公司治理水準的股權集中度能
其對其經營狀況發揮調節作用。隨著股權集中度逐漸增大,公司治理水準先減後增,
內部控制改善樣本企業財務狀況的可能性也隨之先減後增(章鐵生、楊洋與許銳,
2018);治理水準越好的企業在內部控制的建設上更為全面細緻,內部控制程式的
實施上所遇到的阻力將更小。
基於此,公司治理水準與內部控制品質之間存在較高程度的協同性,公司治理
作為維護企業股東利益的重要防線,有助於奠定企業內部控制實施的整體環境。據
此,本文做出如下假說:
H3:物流企業公司治理水準越高,內部控制對企業績效正向影響越大
四、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對企業績效提升的滯後效應
公司治理結構與內部控制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董事監事職能、
股權結構、組織結構等公司治理指標與企業管理層利益緊密聯繫,管理層自上而下
實施治理行為是迅速且有效的 (Bebchuk, Cohen, and Ferrell, 2009)。內部控制是具體
化的行為、制度、守則,是公司治理的具體產物和延伸,公司治理奠定內部控制的
運行環境。
由於企業組織結構的錯綜複雜,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有連續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