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臺大管理論叢第33卷第1期
P. 95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3 No. 1 Apr. 2023




                                                  壹、引言


                   企業績效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運行狀況、未來發展前景的重要指標。隨著
               企業所有權與控制權兩權分離理論的興起,職業經理人 (Professional Manager) 的出
               現,企業所有者在承擔代理成本下還必須對經理人的行為即時監督,防止其權力過

               大帶來的內部人控制等行為。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司治理機制應運而生。國外學者
               Becht, Bolton, and Röell (2003) 在其著作中將公司治理機制定義為董事會、股東、高
               管三者之間的平衡制度;目標是為了實現股東權益的最大化。公司治理在企業管理
               中的應用十分普遍,如內部控制權的轉移、高管激勵、行為監督等。隨著提升績效
               的外在方法不能持續發揮效果,公司治理由於其重要性與普遍性,成為學者熱議的
               提升企業績效的內在手段。
                   企業內部控制品質是保證企業實現既定戰略目標的重要因素。儘管內控理論發

               展迅速並形成了成熟的知識體系和邏輯框架,但在中國,諸如 2019 年康美藥業、
               2020 年瑞幸咖啡等一批有著完備會計審核體系和資訊披露控制流程的上市企業,卻
               頻頻爆出財務造假事件,不但引起股市震盪,給眾多投資者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也引起了人們對於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懷疑,更有學者提出使用機器學習的方法
               取代傳統內部控制手段來規避財務造假 (Bao, Ke, Li, Yu, and Zhang, 2020)。因此,
               分析內部控制評價指標體系,並探究其與企業績效之間的聯繫有現實意義。
                   當前,中國物流業的整體利潤不斷呈現下滑趨勢。2021 年行業龍頭順豐公司一
               季度財報顯示,淨虧損達 9.89 億元,同比下滑 209.01%。申通公司同樣出現了虧損,
               其他相關知名物流企業在盈利指標上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然而,依靠拼多多

               的訂單、打著「1 元寄快遞」的極兔公司異軍突起,成為中國物流企業的黑馬。這
               表明低價競爭搶佔市場仍然是當下中國物流企業繞不開的話題。物流企業的進入障
               礙 (Entry Barriers) 比較低,一旦進行低價競爭,行業格局將出現重新洗牌。能夠控
               制好成本、打得起低價戰爭、性價比高的物流公司將會勝出。
                   低價競爭策略的核心需要企業盡可能壓縮成本。許多物流企業將成本管理重心
               放在明顯可見的運輸、配送、倉儲環節,對隱形的管理層面上的成本節約則停留在
               表面。例如:因會計核算體系不健全、財務資料真實性存疑等帶來的財務成本層出

               不窮;過度的授權而不施以相應的監督會出現許多問題;壓榨底層員工、職業經理
               人「一言堂」,資訊無法充分披露等;這些都與企業所有者授權的初衷相違背。企
               業若不想淪為個體或者部分高層的斂財工具,宜加強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的建設。
               伴隨著產業升級與數位經濟的發展,物流業作為重要的生產性服務業,逐漸成為經
               濟運行的基石,促進物流產業高品質發展也正成為國家重要戰略。因此,本文通過
               物流上市企業的資料來分析治理結構及內部控制品質對物流企業績效的影響。


                                                     87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