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強論:隨創式的資源建構過程
44
壹、緒論
競爭是企業成長過程中的常態,取得優勢是競爭的法則。若要取得競爭優勢,過
去資源論提醒我們,企業理應竭力累積以及應用有形與無形的資源,如技術、資金與
人才,轉換為自身的能力,而難以被對手複製,便能建立持久性的優勢,成為市場上
的強者
(Wernerfelt, 1995)
。相對地,那些規模小的企業,在技術貧乏、資金匱乏、人
才缺乏的狀況下,必然是競局下的弱者,任憑強勢者宰割。
不過,這樣悲觀的論點並未完全受到認同,至少有三類文獻對此觀點提出質疑。
首先,創業文獻認為,只要能敏銳察覺時機,便可將稀少資源做最佳化應用,於劣勢
中創新
(Ardichvili, Cardozo, and Ray, 2003; Shane, 2000; Vaghely and Julien, 2010)
。其
次,權勢文獻也點出,弱勢者運用策略回應
(Strategic Response)
也可以局部解除制約,
在絕處仍可找到逢生的機會
(Bouquet and Birkinshaw, 2008; Casciaro and Piskorski,
2005; Pfeffer, 1992)
。最後,隨創(
Bricolage
,按:隨手拈來皆可創新之作法)文獻則
強調,弱勢者居於下風時可巧妙拼湊資源,發揮「講究不如將就,將就勝於講究」的
策略來化解阻力,發展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創新
(Baker and Nelson, 2005; Bechky and
Okhuysen, 2011; Garud and Karnøe, 2003)
。
這些文獻給弱勢者的希望是,以謀略迴避強勢者的鋒芒,因地制宜地重組自身的
資源,仍然可以與強勢者周旋到底。這些文獻的共同處是,重組有限的資源,便可找
出解除制約的方案。不過,這些文獻卻尚未有機會分析,身處劣勢時,資源到底如何
「無中生有」,弱勢者又是如何運用資源以回應強勢者的制約。這其中有三項待處理
的議題。
第一,我們並不知道制約是如何被解除的。過去的文獻雖提出各種策略回應的作
法,但多著重在策略的描述,並未說明回應的過程
(Bouquet and Birkinshaw, 2008;
Hargadon and Douglas, 2001; Oliver, 1991)
。如此,我們很難得知解決方案如何形成,
制約又是如何被解套。除了被動順從與積極抗爭外,是否有其他策略回應的可能性,
是現階段探索的要點之一。
第二,過去文獻雖提出就地取材、將就著用、資源重組等隨創方式,不過這些作
法多來自創業家應付相對簡單的制約條件,例如將廢置公車變成行動圖書館。當商業
狀況變得愈加複雜,當弱勢者手邊沒有足夠的資源來對抗強勢者時,應該如何無中生
有呢?這牽涉到「資源建構」
(Resource Construction)
議題;也就是,弱勢者不只要重
組資源,而且必須思考如何將身旁看似無用的資源重新活化,或者由合作夥伴取得資
源,建構為對自身有利的優勢。不過,面臨強敵時,為何敵方的夥伴願意幫助弱勢者
呢?要了解此議題,我們需要分析弱勢者如何取得對手的資源。
第三,過去策略回應與資源建構的分析一直都是各自獨立。所以,即使弱勢者施
展了某項策略回應,我們並無法知道那項策略是否真的動員了某些資源,而產生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