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231 /274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231 /274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臺大管理論叢

27

卷第

4

231

就穩健性與債之關係方面,多數文獻證實

Watts (2003a)

所主張之債權人對於穩健

性之需求,也就是債與穩健性之間具有正向關係。此外,許多文獻發現穩健性能降低

債務資金成本與提升信用評等。然而,多數文獻均假設債權人或債務契約對穩健性之

影響是同質的。少數文獻利用亞洲國家資料之獨特性(依賴銀行債甚於公司債),討

論債權人之異質性對債務人穩健性之影響。本文認為未來研究方向如下:首先,就債

權人(穩健性之需求者)之觀點來說,可以再檢視其他類型之債權人差異對於穩健性

之原因及影響。例如,同時具有債權人與股東身分之可轉債、或是銀行(債權人)成

為借款企業之董事會成員、聯貸關係中之主辦行與其他參貸行對於穩健性需求之差異

等。第二,未來研究可探討債務契約中穩健性與其他資訊(特別是非財務資訊)以及

其他監督方式間之關係。一般而言,債權人在締約前除了會計資訊,也常使用不同的

資訊來源,如徵信過程中得到之軟資訊;在締約之後,債權人也有多種更直接、靈活

的方式監督或限制債務人之行動,如使用附屬條款

(Nikolaev, 2010)

、擔保品之徵提

(Chen, Lobo, Wang, and Yu, 2013)

、長期往來關係(曾昭玲,

2016

)、銀行進入董事會

成員等以保障債權,這些方式是否會影響債權人對於穩健性之需求,它們與穩健性之

間是替代或互補關係,目前文獻未有定論。第三,債務市場中之財務報表使用者並不

限於債權人本身,也包含其他分析及評價公司債之資訊中介者,如評等機構以及公司

債分析師。有別於證券分析師,公司債分析師之主要任務是尋找價值被低估之公司債、

預測公司債之報酬率並推薦給機構投資者

(Johnston, Markov, and Ramnath, 2009)

。相關

文獻已發現決定公司債分析師報導之相關因素

(Johnston et al., 2009)

、公司債分析師之

推薦行為

(De Franco, Vasvari, and Wittenberg-Moerman, 2009)

,並指出公司債分析師之

報告不但會影響公司債價格與交易量

(De Franco et al., 2009)

,也會影響同一公司之股

票價格

(Johnston et al., 2009)

De Franco, Vasvari, Vyas, and Wittenberg-Moerman (2014)

進一步指出公司債分析師會在其報告中關注負債代理問題與可能不利債權人之事件,

如發行新債、合併及收購、買回庫藏股或股利發放等。後續研究問題可探討:若穩健

性主要是基於債權人需求而產生,那麼穩健性是否也是公司債分析師決定報導的因素

之一?公司債分析師之推薦行為是否與穩健性有關?證券分析師與公司債分析師理解

穩健性之方式是否有差異?最後,即使

Watts (2003a)

等已發現債權人對穩健會計之需

求,但在實務上債權人究竟是如何「驗證」、「理解」借款人之財務報表已具備穩健

性?這是文獻上鮮少觸及之議題。而即使債權人能準確驗證穩健性,但債權人如何能

確保在締約之後,債務人之財務報表能夠持續穩健而非一時之穩健?亦是值得探討之

議題。

在討論公司治理與穩健性之關係時,多數文獻利用亞洲資料之獨特性-控制股東

與小股東間之代理問題進行討論,但並未得到一致之實證結果。有些支持穩健性與其

他公司治理機制具有替代關係,亦即,當其他公司治理機制越佳時,公司越不需要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