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198 / 37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198 / 37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台灣上市公司的現金持有、現金持有價值與公司生命週期:預防性動機假說之驗證

198

陸、結論

立基於

Keynes (1936)

預防性儲蓄動機假說與近幾年公司現金管理相關研究的融資

限制假說,本文以台灣上市公司為樣本,檢視現金持有比例與現金持有價值如何隨著

公司生命週期的演進而改變。以公司年齡為公司生命週期代理變數,本文第一項研究

結果顯示,台灣公司現金持有比例隨著公司年齡增長(公司生命週期演進)而逐漸下

降,亦即,台灣公司處於草創(成熟)階段時,傾向持有較高(低)的現金比例。本

文發現,隨著公司生命週期的演進,台灣公司的產業平均現金流量波動度、市價淨值

比、資本支出率、研發支出率與財務赤字呈現逐漸下降趨勢;而公司規模呈現逐漸擴

大態勢。此等現象反映,相對於成熟階段,台灣公司處在草創階段時,一方面享受著

高投資成長機會與充足投資計畫的優勢,但另一方面卻同時面臨著較不確定的現金流

量、較高的融資成本或較嚴重的財務赤字問題。上述觀察同時隱含台灣公司所面臨到

的融資限制將隨著公司生命週期的演進而逐漸下降,進而促使公司的預防性儲蓄動機

漸行減弱,現金持有比例亦隨之降低。此外,本文也發現台灣年輕公司的實際現金持

有比例與由預防性動機所預估出的現金持有比例並無顯著差異;相對地,由於台灣成

熟公司對於預防性現金並無強烈需求,因此由預防性動機所預估出的現金持有比例顯

著高於其實際現金持有比例。此結果再次體現預防性儲蓄動機對於台灣年輕公司現金

持有決策的重要性;而反觀台灣成熟公司的現金管理決策則較不受預防性儲蓄動機所

支配。上開整體結果支持本文第一項假說:台灣年輕(成熟)公司因具有較強烈(微弱)

的預防性儲蓄動機,而傾向持有較高(低)現金比例。

本文第二項重要研究結果顯示,台灣上市公司的現金持有價值亦隨著公司生命週

期演進而呈現逐漸下降趨勢,亦即,台灣年輕公司的現金持有價值顯著高於成熟公司。

以迴歸估計結果而言,在控制其他攸關變數並同時考量公司固定效果與時間固定效果

後,台灣年輕公司每一元現金持有價值約為

3.406

,顯著高於成熟公司每一元現金持

價值

0.190

;兩者差異為

3.216

,具

1%

的統計顯著性。此研究結果符合本文第二項研

究假說:由於台灣年輕(成熟)公司通常呈現出較高(低)的預防性動機與融資限制

特性,因此其每一元現金持有對於公司價值具有較高(低)的邊際貢獻。

整體而言,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台灣上市公司現金持有比例與現金持有價值皆普遍

隨著公司生命週期的演進而逐漸下降。此等結果隱含台灣草創公司的現金管理決策深

受預防性儲蓄動機所影響。然而,相對地,預防性儲蓄動機似無法全然解釋台灣成熟

公司的現金管理決策,換言之,台灣成熟公司在現金管理政策的制定與運作上,可能

有其他重要的考量面向。本文將此相關議題留待後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