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35-1
P. 45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5 No. 1 Apr. 2025
係數,於樣本為 KY 公司時不具顯著性,但樣本若為非 KY 公司,無論是否與 KY
公司有無董事連結者,Post 係數則皆為正顯著。實證結果可知,在康友案後,只有
KY 公司之財報可比性並未獲得改善,所有非 KY 公司(本國企業)之財報可比性
都有獲得改善。換言之,在康友案後,財報可比性是否獲得改善,最重要之影響因
素為公司是否為 KY 公司(即公司主要營運地並非在臺灣),並不會因為與 KY 公
司有無董事連結而有差異。
結合假說三至假說五之實證結果,本研究發現在康友案後,若從整體資本市場
角度來看,財報可比性確實獲得改善,代表金管會做出之制裁手段一讓所有會計師
得到警惕,自願提高查核品質進而提升財報可比性。但若將樣本區分成 KY 公司與
非KY公司兩者,則發現在康友案後, KY公司財報可比性改善幅度較非KY公司少,
表示因查核人員無法實地查核,故 KY 公司之財報可比性無法像非 KY 公司一樣立
即改善。最後將所有非 KY 公司樣本細分為與 KY 公司具有董事連結者及無董事連
結者,檢驗兩者在康友案發生後,財報可比性改善幅度是否受到專門針對 KY 公司
監理之政策而有差異,結果顯示與 KY 公司有無董事連結,不會影響財報可比性改
善幅度。
進一步分析,本研究發現在康友案後,財報可比性是否改善最重要之因素,仍
為公司是否為 KY 公司,亦表示公司特質對會計資訊品質影響程度大於有無董事連
結。本文認為造成此結果主要係因以下兩點:(一)由於 2020 年後受疫情影響,
導致會計師對 KY 公司之查核工作受限。即位處臺灣之事務所無法直接派人出差查
核,僅能間接委託當地同行幫忙,因此不像其他非 KY 公司於弊案發生後查核人員
可直接改善查核品質。(二)大部分 KY 公司主要營運地都在境外,比起本國企業
而言,其查核困難度較高,使 KY 公司財報可比性比其他非 KY 公司更差。本研究
結果與 Choi et al. (2012) 之發現類似,即若會計師事務所與受查客戶公司總部距離
較近時,查核品質亦會較高;反之,查核品質則較差。Choi et al. (2012) 並指出若公
司總部與事務所距離愈近時,愈能限制在多國皆有營運之公司進行盈餘管理,此表
示當查核人員與受查客戶距離越近時,愈能實質改善查核品質。綜上所述,在康友
案後,就算金管會大刀闊斧對會計師做出裁罰,使會計師警惕,自願加強查核流程
以提高查核品質,但礙於 KY 公司主要營運地並非在境內之特性,導致查核人員無
法於短期內快速提高對 KY 公司之查核品質,進而無法立即使 KY 公司之財報可比
性獲得改善。亦即,對查核人員而言,若受查公司主要營運地位處臺灣,渠等越能
及時對受查者做出反應,較易於短期內進行查核流程改善;但受查者若係屬主要營
運地並非在臺灣之 KY 公司,則較難於短期內改善其查核流程以提高查核品質。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