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臺大管理論叢第33卷第1期
P. 113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3 No. 1 Apr. 2023
伍、結論與啟示
本文透過實證分析,確認公司治理水準與內部控制品質對企業績效的正向影響
在物流企業中成立,且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的相互作用會放大內部控制對物流企業
績效的促進作用,公司治理在其中起到正向調節作用,是以物流企業提升公司治理
水準比加強內部控制更為重要。我們認為,物流企業應進一步提升股權集中度,股
權集中度越高,股東權益與物流企業績效關聯度越高,改善治理環境的動機越明顯。
此外,降低董事會成員無薪酬董事的比例並提高獨立董事的比例,這也是提升治理
水準行之有效的方法,此係因無薪酬董事由於不受公司的薪酬制約缺乏行動力,而
獨立董事不受制於管理層,不會與管理層合作損害股東利益;最後,適當的員工激
勵能降低公司治理程式推進所面臨的阻力。
另外,物流企業也應力求企業內部控制程式的實施、評價的流程化與透明化,
加強物流企業內部控制程式體系的建立,提升物流企業的內控思維,聘用專業的內
部控制風險管理人員,保證物流企業的運作處於合規合法的前提下,不存在重大紕
漏,保證物流企業財務績效資料的真實準確,不存在由於舞弊等導致的重大錯報風
險。
本文也確認,物流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對物流企業績效的影響有連續性,亦即
存在滯後影響,且公司治理為一期滯後,內部控制為兩期滯後,公司治理的滯後效
應更短。此再次表明物流企業應當首先提高公司治理水準,而後提升內控品質,同
時,公司治理又進一步放大內部控制對績效的作用,使得績效提升效果最大化。
不過,不同行業、不同股權性質對於公司治理與內控品質在企業績效上發揮的
作用具有較大差異,考慮行業異質性與股權異質性的研究是保證實證結果穩健的前
提。私營物流企業不論是在公司治理水準還是內部控制品質上,都比國有物流企業
發揮的作用更大,主要原因還是規範化的企業治理及內部控制程式能有效避免企業
犯錯誤,有利於管理者做出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的決策。國有物流企業應充分重視
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優化建設和內部控制程式的完善,例如:將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
水準納入管理者的考評體系;運用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相結合的多重監督體制,既
要選擇具備獨立性的審計機構也要防範管理層內部舞弊。各級國資委應建立健全國
有物流企業的內控體系並強化執行,加強內控資訊化建設力度,建立內控體系定期
抽查評價工作制度,並有效利用監事會、內部審計等監督檢查工作成果,加大責任
追究力度,促進治理結構與內控體系優化。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