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227 /274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227 /274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臺大管理論叢

27

卷第

4

227

顯之

1990

年代後期。

Brown et al. (2006)

之跨國研究中則發現,穩健性對價值攸關性之影響,視投資人

保護環境與該國應計基礎使用而定,他們發現只有在會計應計基礎使用程度較深之國

家,穩健與價值攸關性才呈正向關係,且此一正向關係又受當地投資人保護環境影響。

二、單一國家之研究(中國、美國交叉上市公司、臺灣)

中國

Ball, Robin, and Wu (2000)

是第一篇用中國大陸資料實證穩健會計之論文。他們以

1992

1998

年中國上市

A

股公司及同時發行

A

B

股公司為研究對象,發現這兩組

公司都不具有會計穩健特性。該文以單一國家樣本(中國)直接證實

Ball et al. (2003)

之論點:光只是採用與

IAS

相近之會計準則不足以保證會計穩健性,其他影響編製者

誘因之制度面因素更重要。丁緯與顏信輝

(2009)

1999

2006

年之資料進行研究則

發現:中國企業快速認列利得,但認列損失較不即時,特別發生在國營企業、財務困

難被標註為

ST

之公司、帳面市價比較高之公司。

美國

Lang, Raedy, and Yetman (2003)

研究來自他國證管會之監管,是否會影響公司在

母國之財務報表品質。他們以

1990

2001

年在美國證交所交叉上市之公司為例,研

究結果發現平均而言,在美國交叉上市公司之盈餘品質,比母國性質相近公司(配對

樣本)之盈餘品質為佳,表現在比較低程度的盈餘管理、比較穩健的盈餘、較高的價

值攸關性,且盈餘品質提升之時點集中於交叉上市前後。但如果是到非美國之他國交

易所交叉上市,則未能有同樣之發現。

美國證交法規定外國發行人可豁免某些資訊之揭露義務。

Gotti and Mastrolia

(2012)

則是比較

2000

2006

年在美國交叉上市之公司中,是否豁免資訊揭露義務這

兩組公司之盈餘品質差異。研究結果發現,可豁免某些資訊揭露義務之公司,平均而

言異常應計數較高、盈餘較不穩健、盈餘之可預測性較差,研究結果支持美國證管會

監管程度之差異會影響公司之財報品質。

臺灣

雖然

Ball, Kothari, et al. (2000)

Ball et al. (2003)

之跨國研究樣本並未涵蓋臺灣及

中國,但若按照他們的法系分類,臺灣是屬於成文法體系,會計盈餘應不具備穩健性。

戚務君等

(2008)

1981

2003

年臺灣資料證實早期(

1981

1994

年以前)上市櫃

公司盈餘的確不具備穩健性,與

Ball et al. (2003)

用東亞國家樣本(香港、馬來西亞、

新加坡、泰國)得到之結論類似。然而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逐漸成熟發展,近期(

1998

年後)已具備穩健之特性。這顯示除了

Ball, Kothari, et al. (2000)

Ball et al. (2003)

究中所強調之法律制度分類及誘因環境外,各國資本市場之成熟程度也會影響穩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