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168 / 274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168 / 274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併購與策略聯盟在公司理財文獻之回顧與展望:亞洲市場之研究

168

與以往研究結論一致;雖然目標公司的研發存量與併購績效間的關係為不顯著,但卻

符合目標公司知識移轉至主併公司之效果不顯著的研究結果

(Capron and Pistre,

2002)

;主併公司與目標公司之技術相似性負向調節研發存量與併購績效間關係也符合

競爭降低的論點。陳玉麟

(2011)

針對內外部創新機會及能力的配合,探討外部的開放

性創新模式例如併購是否可以促進企業的創新績效。該研究指出當知識難以模仿時,

併購讓企業得以運用有限的資源,提升本身的學習機會,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助益較大,

其實證結果確實顯示併購對於專利的產出有正向顯著的影響。

目前技術併購對創新績效影響的文獻,主要聚焦於技術的互補性與相關性

(Cloodt,

Hagedoorn, and Van Kranenburg, 2006)

,技術的複雜程度

(Brusoni, Prencipe, and Pavitt,

2001)

,目標公司知識基礎規模

(Ahuja and Katila, 2001; Phillips and Zhdanov, 2013)

,主

併公司的資源整合、財務與研發能力

(Puranam, Singh, and Zollo, 2006; Le, Park, and

Kroll, 2014)

,以及主併公司併購經驗、併購時機

(Puranam and Srikanth, 2007)

,公司特

性如公司規模、行業

(Danzon, Epstein, and Nicholson, 2007; Hussinger, 2010)

。此外,亦

有專文反向討論創新活動是否引發公司間併購的議題,例如,基於知識蔓延或目標公

司的創新資源是否引發主併公司併購動機

(Bena and Li, 2014; Phillips and Zhdanov,

2013)

。然而,以台灣為樣本的文獻則集中於討論技術相關性、國際化程度與主併公司

資源整合或研發存量對創新績效影響等議題,近期發表於

TSSCI

A

SSCI

財務期

刊中,並利用其他亞洲國家為樣本對創新績效影響的併購文獻則較少見。

(三)對其他併購績效的影響

企業進行併購除了影響公司的長、短期財務或創新績效外,也會影響併購活動中

的支付溢價、高階經理人異動、債權人、競爭對手與行銷的績效,以及後續的併購行

為(併購對非財務績效影響相關的議題請參閱圖

1

)。

例如,支付溢價的研究發現併購之防禦程度或措施,董事會經驗或網絡、股東結

構、公司特性與印象管理,均是影響併購溢價程度的重要因素

(Dimopoulos and

Sacchetto, 2014; Offenberg and Pirinsky, 2015; Huang, Jiang, Lie, and Yang, 2014; Uysal,

2011; Beckman and Haunschild, 2002; Fu, Lin, and Officer, 2013; Devos, Elliott, and Karim,

2013; Francoeur, Ben Amar, and Rakoto, 2012; Ahern and Sosyura, 2014)

;併購對高階經

理人異動的研究主要聚焦於董事及高階團隊的網絡/關係如何影響併後經理人的異動

(Ishii and Xuan, 2014)

;對債權人的影響部分則探討避險基金的維權行動、知情交易者

或經理人持有債權的程度如何影響主併與目標公司的債券價值

(Klein and Zur, 2011;

Kedia and Zhou, 2014; Phan, 2014)

;亦有研究探討併購方式是否影響產業內對手公司的

競爭能力

(Offenberg and Pirinsky, 2015)

,以及討論併購如何影響公司的行銷支出

(Fee,

Hadlock, and Pierce, 2013)

。此一系列的研究中,對於債權人影響部分均聚焦於已開發

國家資料,較少研究討論新興市場的樣本,亦僅有少數文獻探討併購對於行銷費用所

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