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114 /30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114 /30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國際化與績效之分量迴歸分析

114

學者陸續提出多重項目指標,希望可以改善單一項目指標之缺失,進而增加解釋企

業國際化程度之能力。本研究參考相關文獻,以國際化深度、國際化廣度及國際化

經驗等構面建構企業國際化策略,據以可反映不同層面的海外涉入程度之意義與價

值。我們認為不同國際化構面對不同規模企業之影響不盡相同,因此適合不同規模

企業發展的國際化策略亦應有所差異;此外,由於台灣是一個是以中小企業為主體,

且對國際市場依存度非常高的國家,研究成果可提供台灣中小企業制定國際化策略

之參考。

實證結果顯示國際化對不同規模企業之邊際貢獻呈現非線性之關係。其中,國

際化深度對企業有顯著之邊際貢獻,且企業規模越大其影響效果越大;而國際化經

驗之影響顯著為正,且對不同規模企業之影響大致相似,僅有對小型企業之貢獻明

顯高於大企業。因此,不論企業規模為何,皆應持續強化國際化化深度與國際化經

驗。至於國際化廣度對於大企業之貢獻為正,但對中型企業之影響並不顯著,且不

利於小企業之績效表現,所以大型企業適合將企業價值鏈活動適度廣泛佈局於具有

生產比較利益或市場潛力的地理區位,使企業能分享營運的資訊、分散經營的風險、

彈性合理化的生產製造與及時回應市場之需求發揮地理範疇經濟之綜效;而中小型

企業較不適宜以廣泛的營運佈局策略進行海外投資,應當整合企業資源採取集中投

資於少數特定的地理市場的國際化策略,針對利基市場進行開拓和發展以提升生產

效率與規模經濟之效益。

就產品多角化海外投資策略而言,企業規模愈大,非相關產品多角化海外投資

的貢獻愈大,而且大企業之非相關產品多角化海外投資之貢獻明顯大於相關產品多

角化海外投資。因此,中小型企業應將企業資源聚焦在相同或相關性質產品的海外

投資上,藉由在生產技術、設備、原料及行銷通路等與本業相似的情形下,可共享

企業內部資源、核心能力與管理策略有助於達成規模與範疇經濟,提升對外投資對

企業之貢獻。然而,大型企業可採取非相關產品多角化策略擴展本身核心技術以獲

得競爭優勢,將企業專有技術或資源發展至新的產品市場或異業領域尋求成長的機

會,如此不但可避免過度投入在特定產業造成經營失去彈性,亦可分散事業的風險

保持獲利的穩定性。

綜合言之,中小型企業在持續加強國際化化深度與國際化經驗的同時,若能適

度的擴大企業本身的規模,加強企業實體資源以彌補本身資源之不足,當能更有效

提升國際化為企業帶來的效益;此外,應將有限的資源集中於少數有效率之處,例

如聚焦海外投資跟本業相似的產品,而且集中在少數適當的海外地區。相對而言,

大型企業除了要持續加強國際化化深度與國際化經驗外,也應將企業價值鏈活動廣

泛佈局於具有生產比較利益或市場潛力的地理區位,使企業能分享營運的資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