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化與績效之分量迴歸分析
112
國際化廣度
(INTS)
方面,圖
1
顯示分量迴歸係數隨著企業規模分量增加而遞
減,約在中位數分量附近由正轉負;表
2
的估計結果則指出,
OLS
之估計係數 略
大於
0.5
分量之估計值且皆不顯著異於
0
,而分量迴歸之估計係數在二端明顯的不
同,
0.05
分量以下之迴歸係數顯著為正,而
0.95
分量以上迴歸係數則顯著為負。由
於
INTS
值越大表示國際化廣度越低,越小表示國際化廣度越高,因此國際化廣度
對於大企業之貢獻為正,但不利於小企業之績效表現。此外,表
3
之四組跨分量的
F
檢定顯示,除
0.25
和
0.75
分量之間無顯著差異外,另三組皆存在顯著差異,因此
假說
H2
獲得支持。
表
2
有關國際化經驗
(INTEXP)
的估計結果指出,各分量迴歸估計係數與最小
平方法皆顯著大於零,亦即國際化經驗有助於企業績效的提升,此與
Delios and
Beamish (2001)
及
Contractor and Kundu (1998)
研究結果一致。圖
1
亦顯示從左尾至
中位數分量之間頗為平坦,且分量迴歸估計係數之信賴區間與最小平方法相互重
疊,不過在中位數分量至大規模分量處有遞減的趨勢,但在右尾極大規模分量卻又
略顯回升。此外,表
3
之四組跨分量的
F
檢定指出,僅有
(0.05 vs. 0.95)
及
(0.1 vs. 0.9)
兩組存在顯著的差異,極端企業規模
(0.01 vs. 0.99)
與四分位距間
(0.25 vs. 0.75)
則
無明顯不同。整體而言,我們的實證結果發現國際化經驗對企業的銷售成長之貢獻
顯著為正,且對不同規模企業之影響大致相似,僅有對大企業之貢獻明顯低於規模
較小的企業,故假說
H3
獲得支持。
本研究以虛擬變數
DIV0
探討非相關產品多角化海外投資(相對於相關產品多
角化海外投資)對不同企業規模之影響,表
2
之
OLS
估計係數顯著為負,此與
Geringer et al. (1989)
、
Qian (2002)
、鄭政秉等
(2006)
及
Chang and Wang (2007)
之研
究發現一致,亦即企業在進行國際化時,應採用相關多角化策略;然而,圖
1
顯示
分量迴歸係數隨著企業規模分量增加而遞增,表示企業規模愈大,非相關產品多角
化海外投資的貢獻愈大。再者,表
2
之分量迴歸的估計結果顯示,中位數分量以下
之估計係數顯著為負,而
0.95
分量以上之估計係數則顯著為正;亦即,大企業在進
行國際化時,非相關多角化之貢獻明顯大於相關多角化,而規模愈小之企業在進行
國際化時,愈應該採用相關多角化策略。再者,表
3
之四組跨分量的
F
檢定結果,
除
0.25
和
0.75
分量之間無顯著差異外,另三組皆存在顯著差異,顯示非相關多角
化對不同企業規模之影響的確存在明顯的不同。
在研發支出
(lnRD)
方面,表
2
指出
OLS
與各分量之估計係數皆為正數,圖
1
則顯示分量迴歸係數隨著企業規模分量增加而遞減,而
OLS
之估計係數與
0.25
分
量至中位數分量之估計值差不多;此表示研發投入確實能增進營運的績效與成長,
但對中小企業之邊際貢獻勝過其對大型企業所創造的效果,因此
OLS
模型無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