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6 / 32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6 / 32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法人說明會資訊在供應鏈中之垂直資訊移轉效果:以台灣之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為例

6

1980

年代新竹科學園區成立後,在電子商品以及個人電腦用的

IC

需求驅動下,

帶動了台灣半導體產業。

1987

年台灣成立第一家專業晶圓代工廠-台灣積體電路製造

公司

(TSMC)

,其選擇在

IC

設計和

IC

封裝工作中間,從事專業的晶圓代工,取代過

去半導體產業中整合元件廠獨自負責完成晶片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到銷售的營運模

式,將半導體產業供應鏈中各步驟拆開,促使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結構形成供應鏈上游

IC

設計公司、中游的

IC

晶圓製造公司以及下游的

IC

封裝和測試公司的完整上、中、

下游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結構。

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與美、日、韓等國不同,擁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分工體系。

透過

IC

設計、

IC

晶圓製造以及

IC

封裝和測試的專業分工,能夠有效的降低廠商的進

入門檻,促使台灣半導體產業朝向垂直專業分工的模式發展,而此垂直分工的產業結

構更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特色(如圖

1

所示)。此外,由於產業皆群聚於鄰近地區,上、

中、下游產業間得以彼此快速交換資訊,降低庫存和運輸成本等問題,將產業群聚效

應發揮至極致,使得上下游之間供應鏈的結構更加的穩固,並且使得供應的關係更加

緊密結合,對於產業持續成長有相當的助益

(Battezzati and Magnani, 2000)

本研究鑒於台灣半導體產業上下游關係緊密且具有完整上、中、下游產業供應鏈

的特性,以台灣半導體產業為研究對象。

二、法人說明會的資訊內涵與資訊移轉效果

公司的資訊揭露可以分為強制性揭露與自願性揭露兩種。其中,公司經常透過自

願性揭露的方式來傳遞公司內部的私有資訊,進而降低資訊不對稱和資金成本

(Easley

and OʼHara, 2004; Francis, Khurana, and Pereira, 2005; Francis, Nanda, and Olsson, 2008)

Chin, Lee, Wang, and Kleinman (2007)

以台灣公司為研究對象,發現創新程度越高的公

司,召開法說會的機率越大,且召開法說會的次數也越多。舉辦法說會是近年來公司

經常使用的自願性揭露方式,法說會主要的邀請參加對象是機構投資人、分析師,透

過法說會召開,這些資訊解讀能力較佳的市場參與者能夠面對面的和管理者進行動態

的溝通和資訊傳遞,更有助於降低資訊不稱的問題(金成隆等,

2005

;金成隆等,

2008

)。

有關於法說會的資訊內涵的文獻方面,

Bushee, Matsumoto, and Miller (2003)

探討

開放型與封閉型

(Open and Close)

法說會的資訊內涵,其研究發現開放型的法說會後

股價的波動性會較大,顯示開放型法說會後確實釋放了訊息給一般的散戶投資人。

Frankel et al. (1999)

發現舉辦法說會後,公司股價的變異性和交易量都會產生影響。

Sunder (2002)

發現,公司召開法說會期間,其股票有較大的交易量和交易額,且其股

價的變異程度也較大。李建然等

(2005)

分析台灣的法說會資訊內涵,發現無論是使用

事件研究法或是交易日內分析之結果,法說會後的股價以及股票交易量皆會有異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