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6 - 34-2
P. 226
The Regulation of Non-GAAP Reporting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Evidence from the Recognition of
Opportunistic Special Items
陸、結論
非 GAAP 盈餘為企業經理人自願揭露之財務資訊,而企業從 GAAP 盈餘調節
至非 GAAP 盈餘的排除項目可依照企業經理人的專業判斷。隨著企業揭露非 GAAP
盈餘日漸普遍,非 GAAP 盈餘調節的過程也可能產生投機性的隱憂,引起監管機構
的高度關注。SEC 陸續發布許多與非 GAAP 盈餘相關的監管制度,在 2003 年發布
Reg. G,對非 GAAP 盈餘資訊的揭露與調節過程給予限制,尤其是針對經常性項目
的調節。過往研究雖然發現 Reg. G 發布之後,非 GAAP 盈餘的排除品質變好,然而,
亦有部分證據顯示特別損益項目的排除品質變差;既有研究亦發現Reg. G發布之後,
揭露非 GAAP 盈餘之公司數量與揭露頻率皆顯著下降 (Heflin and Hsu, 2008),此舉
可能讓投資人反而喪失潛在有用的資訊。因此 SEC 在 2010 年發布 C&DIs,對非
GAAP 盈餘制定更具原則性的規範,放寬對於非 GAAP 盈餘調節項目的限制,更強
調企業可依據經濟實質進行調整。
目前針對 C&DIs 發布後所產生之影響的實證研究並不多, 除此之外,
Guggenmos et al. (2022) 的實驗結果顯示,非 GAAP 盈餘揭露與 GAAP 盈餘管理呈
現替代關係,監管機構若增加對非 GAAP 盈餘的關注,可能會導致公司更積極的進
行 GAAP 盈餘管理而降低 GAAP 盈餘品質。有鑑於此,本研究探討 SEC 在 2010 年
發布 C&DIs,放寬對於非 GAAP 盈餘揭露的限制之後,此改變是否會使公司減少認
列投機性特別損益項目,並且減少利用投機性特別損益達成分析師之盈餘預測。
本研究參考 Cain et al. (2020) 之估計方法,將特別損益區分為預測性與投機性,
並使用差異中之差異研究設計。實證結果顯示,在 2010 年 SEC 發布 C&DIs 後,
相較於 2010 年以前,揭露非 GAAP 盈餘的公司減少認列投機性特別損益項目,且
透過認列投機性特別損益項目來達到分析師盈餘預測之程度也隨之減少,此研究結
果在不同樣本組成與不同樣本期間仍得到一致結論。此外,本文進一步分析發現,
C&DIs 發布之後利用投機性特別損益進行盈餘管理之減少,主要見於 GAAP 虧損公
司,此係由於這些公司的 GAAP 盈餘為負,代表其有較高之盈餘管理誘因,惟此誘
因在 C&DIs 發布之後顯著降低。因此本文研究結果支持 Guggenmos et al. (2022) 的
論點,亦即主管機關若過於關注非 GAAP 盈餘而對其加以嚴格限制,反而會使公司
轉而進行激進的盈餘管理,不利於盈餘品質的提升。
本文的主要貢獻在於連結了非 GAAP 盈餘與盈餘管理兩支文獻。在過去文獻
中,非 GAAP 盈餘相關主題大多關注非 GAAP 盈餘的揭露,或是針對排除項目的
品質進行分析,本研究則探討投機性特別損益的認列行為;過去盈餘管理的文獻指
出,公司會利用特別損益進行盈餘管理,但鮮少將特別損益項目進行區分,且研究
多探討財務報導準則或 GAAP 規範對於盈餘管理的影響;本文為首篇以大樣本實證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