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32.3
P. 34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Opacity on the Weighting of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the Compensation Contracts
of CEOs: Evidence from U.S. Firms
由於耗費成本多,財務報表報導之盈餘等會計基礎績效指標往往都表現不佳;但這
亦非營建公司的實質。另一方面,營建公司透過揭露完工進度等資訊,告知投資人
營建之概況,以提升投資人之投資意願,而營建概況之資訊將反映於股價資訊上。
此外,我國《公司法》第 234 條第 1 項規定:「公司依其業務之性質,自設立登記
後,如需二年以上之準備,始能開始營業者,經主管機關之許可,得依章程之規定,
於開始營業前分派股息。」此規定特別允許從事鐵路、造船、鋼鐵等事業之公司,
即使沒有盈餘亦能夠分派股息。因此,參照上開公司法相關規定及依據 Banker and
Datar (1989) 理論,鐵路營建業之 CEO 薪酬合約中放置於會計基礎績效指標之權重
應下降,而放置於股份基礎績效指標之權重將提升。
綜上所述,本研究因而將產業特性亦納入考量,分析各產業之產業特性是否影
響財務資訊透明度及股票相關資訊透明度之透明程度,進而影響薪酬合約中績效指
標權重之影響。茲以圖示表達上述概念於圖 1。
產業特性
影響 財務相關資訊透明度 影響 薪酬合約中
及
股票相關資訊透明度 績效指標權重
圖 1 產業特性、資訊透明度及薪酬合約中績效指標權重之關聯
表 13 將樣本依照美國 SIC 代碼分為十一項產業並列出各產業之觀察數值如
下。
表 13 樣本所屬產業及各產業觀察值個數
項次 產業 觀察值 項次 產業 觀察值
1 農、林、漁、牧業 60 7 電子業、半導體產業 4,887
2 營建業及採礦業 792 8 運輸交通業 1,648
3 食品製造業 886 9 電力、水力業 1,620
4 紡織、造紙、印刷業 1,594 10 零售業 3,593
5 化學、化工、石油業 3,902 11 服務業、餐飲業 2,708
6 設備製造業 6,869
本研究並建立以下迴歸模型:
本研究並建立以下迴歸模型:
Model E:產業特性迴歸模型
Model E:產業特性迴歸模型
ln(TP) = θ + θ 1 Industry + θ 2 ROA + θ 3 RET + θ 4 Industry × ROA
0
i
i
+ θ 5 Industry × RET + θ k Control V ariables + , ε 。 (7)
i
其中 Industryi 為各產業虛擬變數,i = 1, 2, … , 11
24
將十一個產業別進行迴歸分析後,實證結果顯示 (在此未將實證結果表列),
十一個產業別與會計基礎績效指標之交乘項 (Industryi × ROA) 及股份基礎績效指
標之交乘項 (Industryi × RET) 之估計係數皆不顯著。
此迴歸結果說明,各產業之產業特性或許不同,有些產業的營運情形能夠立即
反映於財務報表之盈餘、業績等財務相關資訊上,而有些產業的營運情形則無法立
即反映於財務相關資訊上。然而,產業特性的差異並未導致薪酬合約中之會計基礎
績效指標及股份基礎績效指標之權重顯著上升或下降。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