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大管理論叢
第
27
卷第
3
期
223
重複出現的理論,除了「科技接受模式」、「創新擴散理論」、「計劃行為理論」
三種最常出現的理論之外,任務科技適配模型
(6)
、科技接受與使用之統合理論
(UTAUT) (5)
、理性行為理論
(3)
、期望確認理論
(3)
、制度理論
(3)
、承諾信任理論
(2)
、
社會認知理論
(2)
、交易成本理論
(2)
、資訊管理理論
(2)
、動機理論、和自我認同理論
(2)
1
,此外,另有媒體豐富理論等
17
種理論都僅出現一次。顯見理論採用集中與分散
的情形成兩極化的趨勢,大量集中於少數理論,至於其他的理論使用上又相當分歧。
二、科技採納與導入文獻使用的「研究方法」趨勢
而在研究方法方面,在
82
篇論文中,最常使用的研究方法類型是問卷調查法,
總計有
66
篇
(80%)
、而個案研究居次有
10
篇
(12%)
、其他的研究方法類型,例如次
級資料分析、混合方法、質性分類統計、後設分析法等均只有零星的出現。顯見就研
究方法而言,此領域的研究也是集中在以量化研究為主流,至於詮釋取向研究、批判
研究等不同研究取向的比例則為數有限,見圖
3
。
圖
2
我國科技採用與導入最常出現理論的時間趨勢分析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00-2004 (N=18)
2005-2009 (N=46)
2010-2015 (N=47)
28%
6% 6%
61%
39%
11%
7%
43%
34%
11%
6%
49%
科技接受模式
創新擴散模式
計畫行為理論
其他
科技接受模式
創新擴散模式
計畫行為理論
其他
科技接受模式
創新擴散模式
計畫行為理論
其他
1
括弧內為曾經出現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