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30 NO.3

The Enthusiasm and Exhaustion of Socio-Economic Organization Worker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Job Characteristics 186 困難與壓力及未知與不確定的結果下協助其服務對象突破既有經濟模式的侷限,期 能夠照顧更多的受助者。此外,工作者對外除了肩負對服務對象的助益,更要讓組 織營運得以被外界看見。工作者之工作過程不僅承擔了個人工作責任,也與組織及 利害相關人的生存適應緊密關連。是以,社會經濟組織工作者不僅是肩負個體工作 與組織的外在回饋知覺,內在的心理歷程必須依存對服務對象的熱情,也同時面臨 資源限制而耗損熱情的複雜現象。為了能牽引資源受限的工作者用更寬廣的視野對 環境、問題有所覺察,經由內在動機促進工作者穩定提升其工作產出與增強其使命 感,以及強化工作者內在動機所提升的主觀知覺,實為管理社會經濟組織工作者的 當務之急。因此,社會經濟組織之管理者亟需以異於以往的工作特徵引領資源受限 的社會經濟組織工作者,促使這些工作者能面對工作與組織的要求,以及內在熱情 耗損的紛繁情境。在此背景下,由傳統工作特徵論遞變至工作塑造 (Job Crafting) 之 觀點應運而生。 本研究援引「工作特徵論」及「工作塑造」之觀點,採用「探索型序列混合設計」 (Exploratory Sequential Mixed Methods) (Creswell, 2014) ,使用特定的子群樣本(社 會經濟組織工作者)重構社會經濟組織工作特徵模型(質性研究階段),並量化驗 證重構模型(量化研究階段)。研究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採用質化訪談,訪談 內容著重於社會經濟組織工作者的工作現況,藉以歸納與建構社會經濟組織工作特 徵,以及關鍵心理狀態 (Critical Psychological States) 為連結社會經濟組織工作特徵 與工作表現的中介機制。第二階段續接第一階段歸納與揭露的工作特徵,透過問卷 設計與量化研究分析,冀能驗證重構之社會經濟組織的工作特徵,以及探究關鍵心 理狀態之中介效果。 貳、文獻回顧 一、工作特徵論暨工作塑造觀點 Taylor (1911) 發軔工作行為的設計,關注於工作行為的「簡單化」 (Simplified) 與「標準化」 (Standardized) ,爾後霍桑實驗則將工作行為的焦點拉回至個體工作的 知覺與認知對工作表現的影響,甚至進展為動機引導的「期望論」 (Expectancy Theory) (Vroom, 1964) ;繼而 Turner and Lawrence (1965) 、 Hackman and Lawler (1971) 、 Hackman and Oldham (1975, 1976) 與 Hackman (1980) 等人同時關注促進個 體動機的外在工作特徵因素,此一轉變將工作設計從操作層次引領至特徵層次,提 出「工作特徵論」 (Job Characteristics Model) (Hackman and Oldham, 1975, 1976; Hackman, 1980) 。當時仍處於工業生產的時代脈絡, Hackman and Oldham (1975) 觀 察到組織生產力下滑、員工與工作的疏離日益增加,而以工作豐富化 (Job Enrichment) 的概念進行工作再設計,一時蔚為風潮;該基本假設係藉由工作再設計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