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30 NO.3

147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0 No. 3 Dec. 2020 度,提升企業創新能力與擴展技術領域,進而提升企業創新價值 (Bierly III et al., 2009; Templeton, Lewis, and Snyder, 2002) 。 又根據「資源依賴理論」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企業彼此之間為了達 到獲取利益的共同目標,會形成知識聯盟以獲取外部特有資源 (Pfeffer and Salancik, 2003) ,而「階層領導理論」 (Class Hegemony Perspective) 則提到組織的高層擁有掌 握資源與決策的能力 (Burt, 1980) ,因此位於企業高層的董事便扮演了關鍵角色(紀信 義、翁慈青、廖芝嫻與黃馨儀, 2017 )。透過「董事連結」 2 (Interlocking Directorate) 所產生的社會網絡關係使企業能從中進行交流以獲取所需之知識(尤隨樺與張武 鈞, 2014 ; Phelps, 2010 )。然而社會網絡擁有各種不同特性,產生的效果亦不盡相 同(許恩得與陳德茂, 2012 ;尤隨樺與張武鈞, 2014 ; Kim, 2005; Phelps, 2010 )。 在「社會資本」 3 的相關研究中,也探討了不同社會網絡特性所引發之影響 (Uzzi, 1997; Burt, 2000) ,例如探討社會網絡特性的「中心性」 (Centrality) 與「結構洞」 (Structural Holes) 對於企業績效之影響(許恩得與陳德茂, 2012 ),或是探討社會 網絡規模與密度對創新績效所產生的效果(尤隨樺與張武鈞, 2014 )。 企業依照不同的社會網絡特性將獲取不同性質之知識,進而影響企業如何訂定 多角化策略,去取得多角化技術後所帶來的效益,因此社會網絡特性便扮演了企業 要發展何種技術多角化的關鍵因素。而在過去的研究中,有對於董事連結網絡特性 與創新績效之研究(尤隨樺與張武鈞, 2014 ; Phelps, 2010 ),也有對技術多角化與 創新績效進行探討者 (Leten, Belderbos, and Van Looy, 2007; Wuyts and Dutta, 2014; Kim et al., 2016) ;但迄今尚未有文獻針對董事連結網絡特性、技術多角化與創新績 效之間的關係進行整合性研究。因此本研究將針對董事連結網絡特性對於技術多角 化,與技術多角化對於創新績效之關係進行檢測,再進一步研究技術多角化對於董 事連結網絡特性與創新績效之間所帶來之中介效果。 本研究對於企業不同的技術領域進行分析,以國際專利分類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 IPC) 將美國專利區分為 23 個技術領域與 634 個子類別,並將技術多 角化分為相關技術多角化與非相關技術多角化兩類,並捕捉其中的特性與差異對於 董事連結網絡特性與創新績效所產生之中介影響。另外,過去研究雖已對於技術多 角化與創新績效進行探討,但並未探討董事連結網絡特性如何透過技術多角化影響 創新績效。因此本研究將探討,董事連結網絡特性與技術多角化在對於企業提升創 新績效時所扮演的角色。更進一步檢視技術多角化所扮演的中介角色,探討企業在 2 董事連結又稱連鎖董事,是指董事同時在數家企業兼任董事職務,使企業產生連結之情況。(尤 隨樺與張武鈞, 2014 ; Phelps, 2010 )。 3 社會資本係指對於社會關係的投資,並期望藉此在市場中獲得回報 (Bourdieu, 1986) 。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