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30 NO.1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to the Value Creation Process of Dynamic Capability: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2 壹、緒論 製造業在臺灣的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隨著本土及國際市場競爭壓力逐 日遞增、技術與環境的快速變遷,特別是電子電機製造廠商,如中國大陸崛起之紅 色供應鏈對臺灣廠商的威脅與衝擊,故持續地累積、調適並更新內部的知識、資源 及競爭核心能力已成為製造廠商亟需努力之方向。 Helfat and Peteraf (2003) 強調動 態能力的重要性,指出能力將隨時間發展產生重大方向或路徑的改變,對於廠商績 效的分析應聚焦於能力的發展而非資源的探究,並從資源基礎理論的靜態觀點進階 到能力的動態觀點 (Teece, Pisano, and Shuen, 1997) ,並透過定義最佳實務 (Best Practice) ,整合、重新配置及獲取資源 (Eisenhardt and Martin, 2000) ,來發展創造市 場改變之能力。組織能力的發展與維持取決於企業內部的資源的整合與調整,卻忽 略了外部資源與知識的取得管道,廠商藉由跨組織活動進行學習及問題解決過程中 (McEvily and Marcus, 2005) ,由於知識與資源本身可能存在無形性、模糊性及社會 鑲嵌的特性,其廠商間關係則成為取得外部知識的關鍵因素 (Li, 2004; Tsai, Huang, and Ma, 2009) 。廠商彼此間立基於一種策略關係,從合作廠商中可獲得有價值的知 識資產(如專利技術)。這樣由企業夥伴關係所產生及槓桿利用而來的資產,稱之 為廠商間社會資本 (Nahapiet and Ghoshal, 1998; Yli-Renko, Autio, and Tontti, 2002) 。 此「關係觀點 (Relational Perspective) 」的出現,彌補了資源觀點的不足之處,廠商 間關係對於績效具有顯著性地貢獻,其廠商必須與不同的夥伴進行互動,以獲取資 源並克服規模小且外來的不利條件 (Wu, Wang, Chen, and Pan, 2008) 並促進組織適應 行為與持續性的資源重組 (Griffith and Harvey, 2004; Nahapiet and Ghoshal, 1998; Tsai and Ghoshal, 1998) 。 然而,過去社會資本研究集中在廠商層次 (Firm-level) ,探討廠商間關係的建 立、維持與績效間的關係,卻忽略了組織內部成員間協調外部資源及資訊的能力。 具有完整內部結構的廠商不只會促進資源的協調與分享 (Persson, 2006; Tsai and Ghoshal, 1998) ,但經由持久且反覆的互動亦能擴大對新國際環境的管理學習 (Yli- Renko et al., 2002) 。再者,適當的組織結構可視為一種整合機制,能有效將組織內 不同的活動與流程進行整合 (Persson, 2006) ,並加強其協調性,此為廠商內結構社 會資本 (Intra-firm Structural Social Capital) (Li, 2004) 。因此,社會資本可區分為兩個 形式:廠商內 (Intra-firm) 結構社會資本與廠商間 (Inter-firm) 關係社會資本 (Adler and Kwon, 2002) 。另一方面,與合作夥伴的外部套繫,有助於專屬知識 (Idiosyncratic Knowledge) 的獲取 (Acquisition) 與吸收 (Assimilation) 。內部與外部社會資本對於廠 商的組織能力存在不同的資源優勢 (Dyer and Hatch, 2006; Griffith and Harvey, 2004; McEvily and Marcus, 2005) ,一方面若僅以單一觀點探討則可能降低對廠商組織能力 發展的解釋力,另一方面,若同時探討兩種社會資本,則可比較出內部與外部社會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