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第31卷第2期

39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1 No. 2 Aug. 2021 投資資產的最適組合與會計分類。 一、保單與可投資資產之設定 本研究模擬對象假設為A壽險公司,A壽險公司於未來3 年內,在每年年初各 銷售終身壽險保單予10,000 名35 歲之女性保戶,三年共銷售30,000 張保單。各保 單的保險金額均為新臺幣100 萬元,保費為20 年期繳並於每年年初收取。當有被 保險人死亡時,A壽險公司將於該年末支付保險金。更明確地說,假設A壽險公司 以年初存活人數乘以這些人的年齡(第一年為35 歲的保戶、第二年為35 與36 歲 的保戶,第三年則有35、36,與37 歲的保戶)所對應之臺灣壽險業第五回生命表 中的死亡率,以估算當年底的死亡人數,並對受益人支付死亡保險金100萬元20。 A壽險公司估算保費時採用臺灣壽險業第五回生命表之死亡率,並假設解約率 為021。折現率則根據市場的現況設定:第一年年初計算保費的折現率為2%22,第 二與第三年年初計算保費所用的折現率,則為所模擬出來之當時10 年期公債的殖 利率。由於分析的重點在於觀察壽險公司應該如何透過資產配置(含會計分類)來 因應實施IFRS 9與IFRS 17後,利率變動所造成之保險負債與債券價值變動的影響, 但本文的研究範圍限於負債的公允價值及其對資產負債管理的影響,不考慮風險調 整(RA) 及合約服務邊際(CSM)23。因此保險負債的評價將是以評價時點的殖利率曲 線當作折現率,計算預期淨現金流出的現值。 在資金的投資上,本文假設此A壽險公司會將保費所收資金投資於股票與債 券,且投資策略為買後持續持有(Buy and Hold)。股票的部位假設全部購買台股集 中市場加權指數ETF,債券部位則平均分散於到期日為1至30年的零息政府公債24 20 設定3 年的主因是讓模擬可以不是只有「單期」而能成為「多期」。只模擬一年的話,將無 法檢視未來保費收入將如何配置到各類資產及對應的會計分類;模擬更多年的話,模擬的時 間與最佳化求解的難度將大幅增加,因此3年是權衡分析效益及求解成本後的選擇。 21 當解約率非為隨機利率或隨機死亡率的函數,與解約相關的現金流量都將獨立於死亡率與折 現率,因此假設任何水準的解約率都不會影響到負債面準備金的不確定性。 22 臺灣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的設定係以10 年期公債次級市場殖利率為準。本研究開始進行時 (2017年),10年期公債的殖利率約為2%。 23 就我們所知,本文對負債公允價值及公允價值對壽險公司財報的影響的模擬是國內文獻首見。 24 此假設之合理性係因壽險公司理應做好充分的風險分散於股票市場中。而充分地分散風險後 的效果,就會跟持有大盤的ETF很接近,因此本文假設此ETF不會發放現金股利。此外,零 息政府公債係指債息率為0之折價發行且無違約可能之債券,其攤銷之金額仍會被計入收益。 類似假設亦可參見Yu, Tasi, and Huang (2010) 與Yu, Tsai, Huang, and Chen (2011)。

RkJQdWJsaXNoZXIy ODg3M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