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第31卷第1期

40 Motivations behind Property Developers’ Price Cut: “Profit-Sharing” vs. “Sales” 判會失敗,議價成功的機率隨著過去不成功的談判次數而減少。Marcato and Nanda (2016) 發現,投資者在景氣繁榮、正常和衰退階段,對於出價和保留價格(議價率) 的態度將有所不同,在景氣下行週期似乎比上升週期發揮更顯著的作用,相關結果 對投資市場和預測行為具有重要意義。亦即,從投資者對於價格議價的幅度,能預 測房地產市場未來供需的概況。近期國外研究,則焦點在房地產經紀人議價能力的 討論。Agarwal, He, Sing, and Song (2019) 發現,新加坡的房地產經紀人,由於可獲 得最新的房地產訊息、前手購買價格等資訊優勢,以及擁有較佳的議價能力,因此 能以較低的價格購買中古屋;Hayunga and Munneke (2019) 則更進一步比較房地產 經紀人及以收益為導向的房地產購屋者的訊息優勢及議價能力。在排除房地產經紀 人潛在利益衝突後,不管在經濟擴張時期或在存量較多的市場中,房地產經紀人及 法人投資者,都較專業房地產個人購屋者擁有較佳的議價能力。 國內研究中,鄒欣樺等(2007) 首先探討建商新推個案市場中,表價與議價策略 對產品及景氣的關係。以產品別來說,主流產品競爭對象多,會以高表價高議價率 減低交易失敗率;非主流市場產品(例如:北部透天產品)則傾向低表價低議價率 策略為主。在景氣別方面,景氣高峰階段與越靠近市中心之建商,所處市場需求較 高,建商較不需畏懼高價風險,易採取高表價訂價策略。彭建文與賴鳴美(2006) 研 究賣方訂價策略中發現,開發商訂定表價偏離市價程度對於成交價有顯著影響,議 價率對於成交價格具有負面影響,此係指若表價愈高,成交價可能愈高,但開發商 可能將損失資金的時間成本;另外,議價率愈大,則表示成交價格愈低。 二、銷售率與議價率的關係 新推個案之銷售率係指一定時間內,已銷售金額與總銷售金額之比值或已銷售 戶數與可銷售戶數之比值,主要反映開發商已實現銷售的程度,國內外相關新推個 案銷售率與議價率之研究並不多。在國外研究中,焦點以中古屋市場買賣雙方之個 戶交易時間為重心,故中古屋市場並無銷售率估算,而是以TOM研究為主。 在銷售期間與議價率的研究中,Benefield et al. (2012) 實證因喪失抵押品贖回 權而在市場上銷售的不動產發現,該類物業的折扣愈大,銷售時間愈短。若抵押 品以3.6%的價格折扣銷售,銷售速度約較典型不動產快3.4%(4 天)。另外, 在銷售期間與銷售價格的研究中,Inaltekin, Jarrow, Sağlam, and Y ld r m (2011) 發 現TOM及銷售價格隨利率上升而下降;當買方出價不成功,預期TOM增加,則 房價會降低;若提高表價,則預期TOM及成交價格皆會增加。相關研究與Miller (1978)、Forgey, Rutherford, and Springer (1996)、Anglin and Wiebe (2013) 結果類似。 而Cheng, Lin, and Liu (2008) 則從財務風險的角度出發並發現,TOM與房價為正向 但非線性的關係,房價收益隨TOM增加而減少,賣方應存在最佳的銷售期間;而

RkJQdWJsaXNoZXIy ODg3M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