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30 NO.1

Corru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Effects of Business Ethics 104 壹、緒論 有關貪污對經濟成長的影響有兩種極端的認定,分別是促進作用 (Grease the Wheels) 和破壞作用 (Sand the Wheels) 。主張促進作用者的觀點,將貪污視為幫助官 僚機構與企業組織磨合的潤滑劑而可以促進經濟發展 (Leff, 1964; Bayley, 1966) ,因 為開發中國家政府普遍缺乏效率,阻礙外國投資的進行,貪污恰可以當作潤滑劑 (Lubricant) ,用以減少不必要的繁瑣手續 (Red Tapes) ,加快行政流程,從而促進投 資效率和經濟成長 (Heywood, 1997) 。亦有學者認為貪污是可讓市場資源與價格回復 到平衡狀態的一種內生調整機制 (Lui, 1985) 。在內生成長模型中,官僚的低效率可 能間接的影響經濟成長,如:透過降低投資率,或直接的影響經濟成長,如:透過 導致各部門之間的投資錯誤分配 (Easterly and Rebelo, 1993) 。是故,一些研究人員 認為貪污可以克服官僚低效率的問題,從而支持貪污有利經濟成長的觀點。 主張破壞作用者的觀點,對貪污抱持負面看法。 Gray and Kaufmann (1998) 發 現,貪污會增加經濟上的交易成本和不確定性,導致經濟缺乏效率,並助長尋租活 動,扭曲產業發展的優先順序和技術的選擇。貪污也會迫使企業從事地下經濟,使 政府稅收短少,削弱政府提供公共財的能力,嚴重損害國家的正當性 (Legitimacy) 。 Khumawala and Ramchand (2005) 則指出貪污導致市場資訊的可信度降低,減少投資 人交易意願或要求更高的報酬率,使得企業對外融資的成本升高。 貪污活動有需求方及供給方,貪污反映治理失靈,故反貪污必須由治理結構的 變革做起,目前主要文獻將關注的焦點放在透過國家治理來抑制貪污的需求方。貪 污不論在發展中國家或在已開發國家均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企業在商業交易中涉 入貪污行為以獲得超過競爭對手的優勢,因此,企業往往被視為是助長貪污的火焰 (Carr and Outhwaite, 2011) 。故另有文獻主張可透過私部門體制來抑制貪污的供給方 (企業),如: Wu (2005) 發現公司治理具有反貪的效果。此外,曾子耘 (2012) 也 發現另一項私部門體制-企業倫理-也具有反貪的效果。這些實證文獻支持了私部 門體制亦是反貪的重要一環。 近年來,反貪、提倡企業倫理的相關議題,受到全球關注,而貪污對經濟成長 的影響也受到相當程度的探討,然而實證結果並非完全一致,另外,亦有文獻指出 企業倫理對貪污有抑制作用。本研究以「企業」為本,將這些重要議題結合,除了 探討企業倫理對經濟成長的具體影響,亦試圖探討企業倫理對貪污與經濟成長關係 之作用,能對企業倫理是否能減少貪污的觀點,提出進一步的驗證。本研究透過跨 國分析就這些議題進行剖析,可了解企業倫理之價值所在,而能對提倡企業倫理之 的正當性及必要性提出更多的證據。 具體而言,本研究之目的臚列於下: 1. 貪污如何影響經濟成長?在已開發國家與新興國家是否有所不同?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