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262 / 322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262 / 322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科技管理三重奏:策略視角的分析與評論

262

Michael Porter

的策略理論成為顯學,無論是理論或是實務,幾乎主導了這一時期的策

略研究

(see Dess and Davis, 1982; Galbraith and Schendel, 1983; Hambrick, 1983; Murray,

1988; Wright, 1984)

五、

1990

年代:資源基礎觀點

60

70

年代多角化活動所產生的「大而無當」現象,讓企業從過去的自外而內

(Outside-in)

的策略思維,轉向自內而外

(Inside-out)

,開始強調組織內部的核心競爭

(Core Competence) (Prahalad and Hamel, 1990)

,像是

Wernerfelt (1984)

以及

Barney (1991)

等人所提的資源基礎觀點

(Resource-based View; RBV)

,或是

Cohen

and Levinthal (1990)

基於組織學習的觀點提出的吸收能耐

(Absorptive Capacity)

,都

逐漸成為熱門理論,而這些學說都有一個共通點:競爭優勢來自於內部資源的建立,

也是廠商差異化的緣由,非相關多角化的策略思維應該被揚棄,專注的成長

(Focused

Growth)

才是首選策略。

Barney (1986)

甚至宣稱,廠商應該要將分析的重點擺在特殊

的技能與資源,而非外部的競爭環境。同時,交易成本經濟學

(Transaction Cost

Economy; TCE)

、利害關係人

(Stakeholder)

等觀點,在分析策略選擇與購併行為中應

用的更為普遍

(e.g., Ghoshal and Moran, 1996; Harrison and Freeman, 1999; Masten, 1993;

Parkhe, 1993; Rindfleisch and Heide, 1997)

。總而言之,策略已不再侷限於傳統的規劃

與執行,其運用範圍、涵蓋議題變得更加廣泛。

六、

2000

年以後:動態能力、創新、以及科技管理

進入

21

世紀後,技術變遷的速度比起以往更加劇烈,產業與市場的結構瞬息萬

變,高階經理人甚至要面對激進式創新

(Radical Innovation)

與破壞式創新

(Disruptive

Innovation)

的威脅

(Ansari and Krop, 2012; Christensen, 1997)

,過去的傳統企業也不得

不改變既有的策略思維、調整腳步、或是推出更具創新的產品與服務,否則將面臨淘

汰的命運。像是諾基亞

(Nokia)

與柯達

(Kodak)

,都因為新型態的挑戰而面臨破產或被

收購的命運。除此之外,美國的

eBay

Amazon

以及中國的阿里巴巴等新的電子商務

(E-commerce)

,徹底改變既有的商業競爭模式,超競爭

(Hyper-competition)

的思維也

加快了產業的創新節奏。因此,在快速競爭的世代中,管理者的策略開始放在動態能

(Dynamic Capability)

的培養上。

1990

年代出現的動態能力

(Teece and Pisano, 1994;

Teece, Pisano, and Shuen, 1997)

開始在此時期發酵,除了理論上更具深度的探討外

(e.g.,

Eisenhardt and Martin, 2000; Teece, 2007; Wang and Ahmed, 2007; Winter, 2003; Zahra,

Sapienza, and Davidsson, 2006; Zollo and Winter, 2002; Zott, 2003)

,也獲得許多實證上的

應用

(e.g., Griffith and Harvey, 2001; King and Tucci, 2002; Rindova and Kotha, 2001;

Rothaermel and Hess, 2007; Verona and Ravasi,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