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35-1
P. 36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Comparability of Listed Foreign Firms in Taiwan: The Effect of Board Interlocks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
(四)假說四實證結果
假說四檢驗在康友案後,KY 公司是否因其特性(主要據點及營業活動均在海
外),使查核人員無法親自執行查核工作,造成 KY 公司財報可比性改善幅度小於
非 KY 公司,迴歸模型實證結果如表 9,Panel A 及 Panel B 分別係利用不同衡量財
報可比性作為應變數之結果。Panel A 及 Panel B 中利用全樣本檢驗之結果,主要測
試變數 (KY×Post) 係數皆為負顯著,實證結果與假說四預期方向一致。表示在康
友案後,相比起非 KY 公司,KY 公司的財報可比性改善之幅度較小。Panel A 及
Panel B 中利用 PSM 樣本檢驗之結果,主要測試變數 (KY×Post) 係數皆為負顯著,
實證結果亦支持假說四。相比全樣本及 PSM 樣本檢驗之結果,發現從 Panel A 及
Panel B 中,利用 PSM 樣本檢驗之結果其顯著性都更高,且利用 PSM 樣本檢驗之
2
調整後 R 值亦較高,表示經過 PSM 配對後,迴歸模型對財報可比性(應變數)有
更高之解釋能力,可降低更多偏差。
本研究進一步分析造成 KY 公司於康友案後,財報可比性改善幅度並未較非
KY 公司更高之原因,表 10 係從 2017 年至 2021 年分析 KY 公司與財報可比性間之
關聯。實證結果發現比起 2017 年(第一年)KY 之係數,2018 年至 2021 年間 KY
之係數都自不顯著提升至顯著,表示 KY 公司之財報可比性有越來越差之趨勢。本
研究推論此原因為,前期 KY 公司大多屬於主要營運地於中國之臺商,其受限於「外
國發行人募集與發行有價證券處理準則」相關規範,故採用在第三地註冊後回臺第
一上市櫃方式募集資金。後期因臺灣資本市場制度比起鄰近資本市場而言較為透明
且上市櫃成本低廉,而吸引許多資訊品質參差不齊之中小型外國企業來臺上市櫃,
造成整體 KY 公司財報可比性在後期有較差之趨勢。故金管會雖做出制裁手段二,
對後期加入之 KY 公司而言,短期內無法立即扭轉其資訊品質較差之特性。
(五)假說五實證結果
假說五檢驗在康友案後,金管會做出之制裁手段二是否會擴及至與 KY 公司具
董事連結之非 KY 公司,進而使其財報可比性改善幅度大於與 KY 公司無董事連結
之非 KY 公司,迴歸模型實證結果如表 11,Panel A 及 Panel B 分別係利用不同衡
量財報可比性作為應變數之結果。Panel A 及 Panel B 中利用全樣本檢驗之結果,主
要測試變數 (BoardLink×Post) 係數都不具顯著性,實證結果不支持假說五,表示在
康友案後,不論是與 KY 公司有或無董事連結之非 KY 公司,財報可比性改善幅度
皆無顯著之差異。Panel A 及 Panel B 中利用 PSM 樣本檢驗之結果,主要測試變數
(BoardLink×Post) 係數仍不具顯著性,與利用全樣本之結論相同。
本文進一步將全部樣本區分為三大群,分別為 KY 公司、與 KY 公司具董事連
結的非 KY 公司以及與 KY 公司無董事連結的非 KY 公司,分別檢驗三者在康友案
發生後,財報可比性是否得到改善,迴歸模型實證結果如表 12。主要測試變數 (Post)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