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第31卷第1期

36 Motivations behind Property Developers’ Price Cut: “Profit-Sharing” vs. “Sales” 壹、緒論 過去國內住宅市場預售屋及中古屋研究,主要以價量研究為主,如花敬群與張 金鶚(1999) 討論成屋市場與預售屋市場之價量關係、李吉弘與楊宗憲(2010) 探討 成屋與預售屋之價格關係;國外住宅市場預售屋研究則較少,部份國外相關研究聚 焦中古屋買方及賣方對於不動產特徵與議價能力因果關係之探討,如Song (1995)、 Semeraro and Fregonara (2013)。唯相關研究並未更進一步討論,影響價量背後關鍵 因素的建商新推個案1「議價率」與「銷售率」關係。增加議價率所隱含之市場意義 就是「降價」;提升銷售率所隱含之市場意義就是「買氣」增加,建商係因為主動 降價提升銷售率,或是因為銷售率不佳才降價?建商降價的動機,才是影響房市價 量背後建商行銷策略考量的重要原因。 中古屋個戶銷售與建商新推個案整批銷售的方式不同,對房價影響程度亦有 差異,因此反映在市場上的經濟意涵並不同。中古屋為存量市場,以單戶銷售為 主,僅影響個別買賣雙方,不存在銷售率問題,相關研究以銷售期間(Time on the Market; TOM) 為主軸,個戶產品議價率或價格高低,對市場影響有限;反觀新推個 案為流量市場,銷售方式為建商整批銷售,降價係整批降價,因此降價或銷售策略 將影響個案銷售率、建商財務管理及市場供需後勢。釐清銷售率與議價率因果關係 及時間先後關係,相對重要。 自2014年下半年起,國內不動產處於不景氣階段,國泰房地產指數調查顯示, 2016 年第3 季臺北市新推個案成交價格較2015 年同期下跌20%,30 天銷售率下跌 27%;2020 年第1 季,新冠肺炎(COVID-19) 疫情爆發時,雖然成交價格與前1 季 (2019 年第4 季)相較,仍紋風不動小漲1%,但銷售率卻大跌34%。開發商面對 相關困境,紛紛尋求突圍。在房市景氣低迷情況下,社會各界都在討論「建商應該 降價以提升銷售率」,成為當前建商行銷策略的主軸。換言之,議價率(降價)是 「因」,銷售率是「果」。此係因為建商投資需考量報酬及風險,當建商認為不動 產市場環境可能出現轉折,率先主動調降價格給予消費者,以增加銷售率,而建商 在判斷未來可能風險的情況下,將能創造公司最大的利潤,即為「讓利說」;然而, 另一種建商行銷策略說法是,建案因銷售率不佳造成存貨增加,財務風險提高,在 建商資金周轉成本高於土建融資成本的情況下,只好降價(增加議價率)因應,此 即「銷售說」。換言之,銷售率是「因」,議價率(降價)是「果」。2015 年,上 1 臺北市建商新推個案分為預售屋、結構體及新成屋。依國泰建設房地產指數2000 年至2020 年 第1 季統計結果,其所佔比例分別為70.75%、10.66%及18.59%。因此臺北市新推個案主要以 預售屋為主。

RkJQdWJsaXNoZXIy ODg3M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