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第31卷第3期

212 Auditors’ Signing Networks and Auditor Independenc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Going-Concern Opinions et al., 1986)。根據以上所述,本研究於模型中加入公司規模(LNTA)、舉債程度 (LEV)、上市(櫃)年數(AGE) 三項控制變數。 此外,Pierre and Anderson (1984) 發現會計師訴訟案件通常與應收帳款及存貨 具有關聯性,此二者往往需要執行較多的查核程序而且存在較多的問題,因此應收 帳款與票據加上存貨的金額越大代表查核複雜度越高。另一方面,從會計師經濟依 賴觀點,當委託客戶的重要性越高,會計師的獨立性越可能會受到損害(DeAngelo, 1981)。因審計公費在臺灣並非強制揭露的資訊,本研究無法透過公開的資料取得 所有上市櫃公司的審計公費資訊;惟過去文獻常以特定客戶的總資產或銷貨收入佔 會計師所有客戶總資產或銷貨收入的比重來衡量客戶的重要性(李建然、陳政芳與 李啟華,2003),因此,本研究參考前述文獻加入查核客戶家數(CLIENT)、查核 複雜度(ARINVTA)、客戶重要性(IMP_CPA1 與IMP_CPA2)三項控制變數。另 參考Chi, Myers, Omer, and Xie (2017) 指出,主(副)簽會計師之任期(TEN_CPA1 與TEN_CPA2)、經驗(EXP_CPA1與EXP_CPA2)與是否為產業專家(EXPERT_ CPA1 與EXPERT_CPA2)亦會影響其出具繼續經營疑慮審計意見之可能性,故亦 列入模式中進行控制。再者,Claessens, Djankov, and Lang (2000) 指出控制權與盈餘 分配權的偏離程度愈大,控制股東與小股東之間的代理問題將愈嚴重,控制股東愈 可能進行極大化自身財富的特權消費或次佳決策,故本研究加入控制董監事股權質 押比(PLEDGE)、股份盈餘偏離差(SED) 這兩項控制變數。最後,本研究亦放入前 期審計意見(LAGC)、產業(∑IND) 與年度(∑YEAR) 來控制前期審計意見之影響性 以及產業與年度之固定效果。 四、研究期間、資料來源及樣本選取 樣本選取過程中,考量具繼續經營疑慮之審計意見公司的樣本數量,若期間過 短,繼續經營疑慮之審計意見樣本數恐偏少;反之若期間過長,適用準則或規範之 差異恐引致偏誤,是以本研究以2006 至2015 年間國內公開交易之上市(櫃)之企 業且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查核簽證具財務危機警訊公司為研究對象,相關變數之資 料皆取自臺灣經濟新報社(Taiwan Economic Journal; TEJ) 之財務與公司治理資料庫。 原始樣本總數為14,166 筆觀察值,惟因金融保險證券業之行業特性與一般產業 差異相當大,故予以刪除。再來,當公司的財務狀況符合巨額虧損、連續三年虧損、 來自營業活動現金流量為負,以及流動性不足等其中一個條件,即為本文所謂的存 在財務危機警訊之公司。在剔除不符合取樣條件、資料遺漏者及未上市(櫃)之前 的公司資料後,納入本研究實證模型的總樣本數為2,968 筆觀察值。另觀察樣本產 業分佈狀況,電子業的公司最多,約佔50.84%,其次為營建業佔10.95%,接著是

RkJQdWJsaXNoZXIy ODg3M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