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30 NO.3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nfluence of New Southbound Policy on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from the Awareness-Motivation-Capability (AMC) Perspective and the Network Relationship View: Case Studies of Food Service Industry 8 二、企業國際化 Dunning (1993) 指出,為了能取得較低之生產成本要素、為了降低風險與開拓 市場等,這些都是企業進行國際化的主要誘因,同時也可以使得企業在進行國際化 中減緩受到環境複雜性的衝擊,分散經營風險。另依據「資源基礎理論」 (Resource- based Theory; RBT) ,廠商為了取得市場上的競爭優勢,除了穩固母國市場的佔有率 外,同時還會利用組織餘裕來擴展國際市場 (Barney, 1991) ,促進廠商在國外市場上 商品的銷售。廠商的國際化具連續性和階段性,也就是廠商會隨著產品生命週期的 演變,而逐漸增加其國際化的程度;另也有學者將國際化定義為廠商對於母國市場 以外營業的投入程度與型式。 Annavarjula and Beldona (2000) 在回顧國際化相關文 獻的定義後,認為可從下列三個觀點來定義廠商的國際化: (1) 海外的經營 (Operations) ; (2) 海外的資產擁有 (Ownership) ; (3) 管理風格、策略與結構導向 (Orientation) 。 Dunning (1993) 則認為廠商的國際化程度,可以從以下的六個構面加 以討論: (1) 廠商擁有或控制的海外公司或企業之數目與規模; (2) 廠商在海外從事 附加價值活動的國家數目; (3) 所有海外分支機構的會計數目佔全公司的比例; (4) 管理階層、股東、員工與客戶的國際化程度; (5) 高附加價值活動的範圍; (6) 管理 跨國經濟活動而得的利益範圍與型態。 由於國際化的研究相當廣泛,當學者們藉由國際化概念探討其對應於組織績效 的變化時,由於研究情境與對象的差異,而導致研究結果產生分歧,包含正向相關 (Tallman and Li, 1996; Zahra, Ireland, and Hitt, 2000) 、負向關係 (Collins, 1990) 、無顯 著 (Reuer and Leiblein, 2000) ,此表示國際化將導致中小企業改變能力的樣貌,且為 適應與調適國際環境的變化,理論上衡量變數的使用皆應有所調整。近年來,學者 們逐漸將國際化視為是干擾組織績效的變數,指出相較於其競爭者,國際化程度較 高的廠商,更善於從事在地的科學合作、降低研發成本及攬獲新的科技人才。 Cadogan, Kuivalainen, and Sundqvist (2009) 指出,當廠商在進行國際化時,不只是因 為內部策略的調整,可能也會因為變動的複雜環境所致。在進行國際化後,除了物 流成本的增加外,同時還需要學習國外市場的文化、法律、語言及競爭對手 (McDougall and Oviatt, 1996) 。透過國際化的學習過程,將提升廠商本身的管理及行 銷能耐與技能,為廠商帶來競爭優勢。 Cadogan et al. (2009) 並認為廠商的國際化認定應該要包含兩個核心要素:規模 (Scale) 與範疇 (Scope) 。前者係指廠商整體營運、進行出口數量的相對性;後者係 指廠商在地理區位或國家數量所經營的範圍大小 (Tallman and Li, 1996) 。這兩個觀 點奠定了廠商在進行國際化時的策略多樣性,同時也決定了廠商國際化的程度,所 以具有較大規模與範疇的廠商,也較具有國際性。進一步而言,在討論國際化程度 時,可從這兩個方向來說明:以國際化範疇來說,若廠商將產品傾銷到海外具潛力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