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30 NO.3

7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0 No. 3 Dec. 2020 會是實質性的資源,例如勞力、原物料等,但也可能會是無形的策略性資源,有如 經營管理、 know-how 等。上述四點係為多數研究所探討之主題,亦曾在不同的產 業與國家中進行驗證與討論。 本研究主要集中於「寡占互動」 (Oligopoly Interaction) 中競爭者的動作與行為 的察覺,以探討 AMC 觀點於國際化中的運用現況。以下分別說明近期相關的國際 化模式之研究: (1) 劉峰旭與劉恆逸 (2011) 針對餐飲服務連鎖業所做的國際化探討, 以三家已經進入海外市場經營的臺灣餐飲連鎖服務業為個案研究的對象。在經過深 度訪談與次級資料的搜集與彙整後,找出臺灣餐飲連鎖服務業在進行國際化策略 時,會受到哪些因素所影響。該研究最後發現,因為服務業通常具有無形的特性, 因此即便具有成長的潛力,但外部投資者的金援意願仍舊不高。當然政府可以藉由 與一些產業中的領頭羊廠商(即領導廠商,如天仁茗茶、 85 度 C 等)來進行合作, 不僅能夠發展出一些具有臺灣特色之品牌,同時先進的廠商也能與其他具有潛力的 廠商來進行合作,進行有效的國際化活動; (2) 盧煜煬與陳咨明 (2010) 以臺灣資訊 電子業為例,探討開發中國家研發國際化之路徑。其研究指出大多數研究的關注焦 點仍集中於在中國大陸設置研發中心的議題,而較少觀察在其它開發中國家設立研 發中心的情況。該研究又指出,能夠彈性地選擇開發中或已開發國家來設立海外研 發中心的廠商,其平均經營績效會比堅持只到單一型態國家來發展的公司來得要 好,其中又以系統業、通信電子業與光學業的平均經營績效會較佳,而半導體產業 則是最差的; (3) Cantwell and Mudambi (2000) 研究多國籍企業子公司的設立與國際 化活動,探討 85 家在英國之跨國企業,從已開發國家至另一個已開發國家的國際 化發展。該研究指出,政府提出投資誘因來吸引企業進行國際化,並在海外設立子 公司;具有強烈研發能力的企業最會受到政府投資誘因的吸引。因為其研發地點的 設立,在政府機構的投資合作下,將有助於降低該企業國際化的風險。 圖 1 A-M-C 原始理論架構 資料來源:陳明哲 (2012a , 2012b , 2013) • 必須先行察覺到對手 的行動 • 該行動是具有重大意 義、容易發現與非例 行性的 Awareness 察覺 • 要有動機才會做回應 • 發生在核心市場、最 初發跡或專責地域 • 可能受到重大損失或 可觀收益 Motivation 動機 Capability 能力 • 要有競爭能力才能去 回應 • 具有組織餘裕來回應 (實體資源、管理人 力等) • 越是簡單容易、不涉 及重新調整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