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30 NO.3

The Enthusiasm and Exhaustion of Socio-Economic Organization Worker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Job Characteristics 190 內涵。社會經濟組織多為小型組織,基層員工被要求負起決策責任,工作者所面臨 的困難與問題,並非僅是工作任務提供多樣化的技能表現(廣度概念),而是尋求 系統與策略性方法解決受助者在個體、人際、社會環境面向的問題。A訪談者(中 階員工)言及: 「 我必須對於主掌的專案要負全責,也必須要評估及規劃案我的專案或兼任部屬的 能力可開發性與發展,又還得共同肩負組織未來的經營方向 」。 因此,社會經濟組織工作者的技能多樣化特徵思維,應為深化技能內涵深度, 且垂直面向提升至組織策略層級思考,學以致用將所學專精深入地應用。本研究重 構該工作特徵為「 技能專精 」。 第二,工作整體性概念之轉變: 1976 年代作業面由片段工作內容調整為整體瞭 解作業內容,從期望面與認知面強調參與工作的整體性,且可以辨識工作成果的程 度。社會經濟組織基於規模與指揮系統迥異於企業,工作者除強調掌握工作整體性, 也提升工作思維的細緻性,界定並完成更細膩的任務,促進全方位地掌握工作進度 與完成度。B訪談者(基層員工)談及: 「 我的社區經營充滿了無數的變數,有在用專案管理軟體,雖然見到了問題,卻很 難以去著手改變,因為我們人不多,要做那麼多事,又會重疊在一起(職務),我 必須很詳細的去規劃任務細節,必須要把工作切得很細,分清楚誰要負責什麼,發 生狀況的時候交由誰負責處理 」。 因此,社會經濟組織工作者被期待能夠更細膩地規劃與解決問題,並降低對服 務對象的傷害,全方位掌握工作進度與工作行為能對其服務標的具有效用。本研究 重構該工作特徵為「 工作效用 」。 第三,工作重要性概念之轉變: 1976 年代作業面從無價值轉變為有價值的關注, 強調工作的影響力,建立工作價值的意義感來源,包括工作生活及內部他人。社會 經濟組織工作者因為重視解決社會問題的理念認同而進入社會組織工作,對於工作 的期待不僅於自我感受,其更強調是否確實能幫助與改變他人,以及更廣泛的社會 影響力。C訪談者(基層員工)言及: 「 我們很重視利害關係人,包括如父母、教學的教師、使用學童的想法,因為他們 的想法對我們而言,是無比的力量,學童的一點點改變,更是我們期待的 」。 因此,相較於過去強調個體認知自身的工作重要性概念,社會經濟組織工作者 更強調對社群、社區的影響力,而非僅工作本身的重要性;即工作者期待其所服務 對象會受到工作者自身的工作影響而有助益,此也貼合社會經濟組織工作者的自我 認同。本研究重構該工作特徵為「 工作助益 」。值得注意的是,原工作特徵論的工 作重要性,含有工作影響性的成分,意旨個體工作涉及協力他人;工作助益則指涉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