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30 NO.3

189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0 No. 3 Dec. 2020 與影響力做為工作目標,並對於其所服務對象提供助益與解決特定社會問題(胡哲 生等, 2009 ;夏侯欣鵬與梅海文, 2013 ;鄭勝分, 2007 ),因此,社會經濟組織工 作者必得重視與知覺社會大眾期待該工作所產生之組織營運表現的評估,以及著重 於對社會的貢獻與影響力,才得以展現較佳的工作表現 (Gray, Healy, and Crofts, 2003) ,本研究將此歸納為工作者對於工作成果的認知。 綜上所述,本研究建基於社會經濟組織工作者的經驗以及工作特徵理論、工作 塑造觀點等文獻,重構社會經濟組織工作特徵與其關鍵心理狀態,以中介模式觀察 工作特徵對個體工作投入與成果知覺的關係。 參、第一階段研究設計與分析 一、研究設計 由於過去鮮有研究探討社會經濟組織工作特徵,因此第一階段輔以實務觀察與 訪談方式進行,嘗試描述社會經濟組織工作者的日常經驗,以及工作事件導致心理 狀態改變進而影響工作產出的敘事,藉以了解工作者的工作樣貌,並進行歸納分析, 且對比古典工作特徵,彙整與發展社會經濟組織工作特徵。 訪談對象以涵蓋多元社會經濟組織之工作內容差異為主,個案選取之組織型態 包括就業促進型、地方社區發展型、服務、產品銷售型,工作年資達三年以上者, 且在現職職務肩負實際業務以及組織營運工作等雙重任務(包括基層員工 3 位;管 理階層與高階主管、經營者 4 位),並徵求同意貼身觀察工作過程。訪談大綱以工 作內容、經驗與事件為前導,探詢心理知覺與感受(如意義感、熱情、壓力、心理 耗損等),並邀請三名專家(包括策略與組織理論、心理與社會企業研究工作者) 進行訪談資料內容分析,將內容分為工作內容描述、心理狀態描述與工作產出。 二、資料分析結果 (一)社會經濟組織工作特徵重構 社會經濟組織與企業型組織對於員工之績效表現要求及組織規模結構皆有所不 同,根據觀察,社會經濟組織工作仍多受組織與法規的限制,無可避免的需要關注 組織脈絡與工作條件的要求,因此觀察立場須著重於外在的工作要求。究竟依循工 業時代思維的工作特徵論,或是更類近後現代概念的工作塑造?前者僅觀察工作要 求,後者則更建構於職位專案任務的多樣性,因而本研究採用綜觀視角,以工作特 徵論為基礎,並融合工作塑造觀點,進行資料收集與分析,且對工作特徵論進行軸 項翻轉,提出五項描繪社會經濟組織工作者的特徵(請見表 1 )。 第一,技能多樣性概念之轉變: 1976 年代技能面強調員工工作內容的水平技能 多樣化,為能避免單一及重複的作業操作,故而工作被水平分化成許多不同程度的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