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30 NO.1

7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0 No. 1 Apr. 2020 (一)廠商間社會資本 (Inter-firm Social Capital) 組織間關係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或稱廠商間關係 (Inter-firm Relationships) 及網絡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一組行動者(例如:個人、團體、組織等) 之間的重複性聯結(例如:資源、友誼、資訊連結)。結構構面探討的是網絡成員 之間套繫 (Ties) 的所有型態及網絡成員是否能在此結構中是否能在此結構中為居一 個有利位置;其中,橋接套繫有助於廠商能連結不同背景、經驗、知識及技能的其 他廠商,若網絡中成員的異質性愈高時,則愈能接近廣泛且不同的想法、觀點及資 訊 (Tiwana, 2008) 。在關係構面中強調了網絡內成員間關係互動的品質,網絡成員之 間的關係經由長期的互動過程所累積,在這過程中成員彼此之間會發展行為上的規 範,培養信任、共用價值觀及對彼此的認同; McEvily and Marcus (2005) 認為在廠 商間的鑲嵌套繫中,聯合問題解決被視為一個重要且可以增加競爭能力取得的機制 (Uzzi, 1997; Tsai et al., 2009) ,除了提升內隱知識的移轉,亦增加廠商彼此間的資訊 分享與信任。在認知構面係指社會網絡中成員之間共有的表述、詮釋及涵義,當網 絡內的所有成員對事物的態度、解釋及看法愈趨一致時,能促進彼此交換資訊及知 識,並提升將取得知識結合的能力; Dhanaraj, Lyles, Steensma, and Tihanyi (2004) 指 出,廠商間的共享價值觀 (Shared Value) 有助於將網絡中成員的關係鑲嵌在一個強 烈的社會連結中,亦提升對問題的討論、溝通、協助以及知識分享 (Nahapiet and Ghoshal, 1998) 。根據本研究方向,參酌相關研究,提出廠商間社會資本包含了橋接 套繫(結構面)、聯合問題解決(關係面)及共享價值觀(認知面)。 網絡結構的價值主要來自兩方面,網絡內成員會握有主要廠商所需的有價知 識,另一方面,主要廠商具有能力應用從接觸中所獲得的知識。具有優越結構地位 的廠商可能比其他廠商還能夠增強本身的績效,並取得及利用更多的知識 (Zaheer and Bell, 2005) 。 Nahapiet and Ghoshal (1998) 認為,藉由橋接套繫與網絡成員分享構 想 (Ideas) 的過程可能會產生新知識,而不是僅僅的交換現有資訊;廠商能夠從具有 創新能力的成員互動中學習並創造更多新知識及領先階段(創新)的構想,他們可 以在運作中使用這些構想,並產生出新的及創新的產品與服務,進而改善他們的應 用與探索能力。管理者可以善用第三者處在多元角色的地位,來加強對資訊或是資 源的掌控,並增加自己的聲望或是權力 (Burt, 2009; Moran, 2005) ,有助於提升廠商 從事執行導向及創新導向層面能力。 再者,雖然大多數學者認為,關係構面應該以信任、承諾、強套繫等變數來衡 量 (Gulati, 1998) ,然而當廠商實際轉換為競爭能力過程中,卻無法連結彼此的關係; McEvily and Marcus (2005) 確認聯合問題解決在競爭能力形成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 色,即雙方成員彼此承擔一個責任以維持雙方的關係,以及共同面對同時遭遇的問 題。此種互相合作的協議包含一種共同遵守的常規或機制,在遇到問題廠商彼此間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