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28 NO.3
55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28 No. 3 Dec. 2018 其中, i 與 t 分別表示公司與年度別, INFTR it 為資訊透明度變數,視評鑑結果 訂為 2 、 1 、 0 、 -1 或 -2 。 P it -1 為期初每股價格, Industry Fixed Effect 與 Year Fixed Effect 分別為產業別及年度別虛擬變數, ε it 為殘差項,其他變數定義請參考前述之 說明。本研究預期迴歸式 (2) 之係數 α 3 的符號為正,旨在驗證資訊評鑑結果屬較透 明的公司,其盈餘資訊性較高,或稱盈餘與股價間之關聯性較強。 過去文獻指出,企業資訊揭露活動受到企業特性所影響,亦即資訊揭露程度由 其企業特性所決定。回覆資訊揭露調查係全體上市櫃公司的義務,且絕大多數的公 司皆按規定回覆,但選項中仍有自願性揭露的項目。如證基會 102 年 9 月「資訊揭 露評鑑之總分析報告」表示,「第八屆資訊揭露評鑑系統作業要點暨說明手冊」規 範的 114 項評鑑指標,其中非屬現行法規所規定之自願性揭露者計有 48 項,至於 公司是否願意自願揭露這些項目則有其考量。為考量以上資訊透明度或更動可能產 生之內生性影響,本文參考 Heckman (1979) 的方法對自我選擇偏誤的內生性問題加 以控制,擬採兩階段模式之間接法重新驗證研究預期。另設資訊透明度之決定因素 估計模式,且採多元 Logistic 迴歸分析,列示如下: (3) 其中, RECINV it 與 QUICK it 分別定義為應收帳款與存貨總和與速動資產(均經 期初總資產平減), ROE it 為權益報酬率, LOSS it 則為一虛擬變數,若公司前三年中 至少有一年出現營業損失者設為 1 ,其他設為 0 。 PSHARE it 為法人持股比率變數。 BIG4 it 為會計師事務所規模虛擬變數,旨在捕捉審計品質,其衡量方式為,若為大 型會計師事務所查核者設為 1 ,其他設為 0 。 κ it 為殘差項。模式 (2) 中之 INFTR it 變 數改以模式 (3) 中之預測值 ( PredINFTR it ) 替代,而形成模式 (4) 。模式 (4) 中之迴歸 係數 δ 3 旨在驗證研究假說 1.1 ,且預期為正。 (4)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