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28 NO.3

51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28 No. 3 Dec. 2018 揭露資訊公司的揭露品質排名,並無法補捉所有公司資訊揭露品質的全貌,乃該研 究之限制。 Bushee and Noe (2000) 探討資訊透明度更動與機構投資人持股的關聯性, 同樣地以 AIMR 揭露評等的更動作為資訊透明度改變的代理變數,結果發現資訊揭 露評等提升與短暫型機構投資人的持股比例呈正向關係。即資訊揭露評等提升,較 積極的投資人更願意交易,使得股票交易量及股價波動性提高。另 Mensah et al. (2003) 探討公司揭露水準變動與分析師盈餘預測誤差及盈餘預測離散程度之關聯性 時,發現公司增額的揭露水準變動可降低分析師盈餘預測誤差及盈餘預測離散程 度,隱喻公司揭露程度可減低經理人與外部投資人間的資訊不對稱。 綜合上述文獻,可知財務透明度與盈餘資訊內涵具有顯著的正向關係。再加上, Healy et al. (1999) 、 Bushee and Noe (2000) 及 Mensah et al. (2003) 的研究亦觀察到, 資訊透明度的更動會影響市場投資行為。據此,本研究擬提出以下兩項與盈餘資訊 性有關的研究假說,所有假說均以對立假說的形式表示,且均為有方向性之假說。 假說 1.1:假定其他情況不變下,資訊透明度較高的公司其盈餘資訊性較高。 假說 1.2:假定其他情況不變下,資訊透明度調升的公司,相較於資訊透明度調降的 公司,其盈餘資訊性較高。 其他理論文獻亦指出,資訊透明度的提升,尤其是財務報導透明度的提升可降 低資金成本,即高財報透明度可減低資訊風險 (Easley and O’hara, 2004; Diamond and Verrecchia, 1991; Handa and Linn, 1993; Lambert, Leuz, and Verrecchia, 2011) 。國外實 證文獻上採多種指標衡量資訊透明度,亦獲得相似的結論,財務報導透明度與資金 成本呈負相關 (Welker, 1995; Botosan, 1997; Healy et al., 1999; Botosan and Plumlee, 2002; Lang and Lundholm, 2010; Francis et al., 2005; Barth et al., 2013) 。國內研究方面 也有類似發現,陳瑞斌與許崇源 (2008) 的研究即指出,資訊揭露水準 2 與企業權益 資金成本呈負相關,且估算出每增加資訊揭露水準一單位約可減低資金成本 2.18% 。 顯示在台灣資本市場中,增加企業的資訊揭露水準,能降低外部投資人與管理當局 間的資訊不對稱,降低投資人所承擔的資訊風險與代理風險,以致於投資人願意降 低其所要求的必要報酬率,導致公司可獲得較低的權益資金成本。此外,也有研究 嘗試聯結資訊透明度與企業價值間之關聯(周建新與林宗得, 2005 ;邱垂昌與莊清 騄, 2010 ;林有志等, 2013 ),皆證實資訊透明度與企業價值的確存有正向關聯。 2 資訊揭露水準為針對年報之揭露項目建構出揭露索引表,並利用內容分析法衡量各公司年報的 揭露分數。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