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第31卷第3期

6 Sex and Gender Role Orientation on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 Testing Three-Way Interactions 會角色中,工作和家庭角色是相當重要的,但同時實踐此二角色,可能會產生衝突, 無法兼顧(Eddleston, Veiga, and Powell, 2006; Thompson and Bunderson, 2001)。性別 角色取向理論認為,個人擁有之男性化特質及女性化特質會使其對工作及家庭角色 產生不同的重要性體認 (Greenhaus and Parasuraman, 1999),進而延伸出不同的角色 實踐。Geldenhuys et al. (2019) 之實徵研究也確實發現,心理性別的「自我認同」會 影響個體如何評估工作與家庭角色的重要性,即男性化特質與工作角色的重要性有 顯著正相關,女性化特質則與之為負相關。此外Gaddy, Glass, and Arnkoff (1983) 亦 曾探討性別角色取向對職業婦女工作投入的影響,發現在第一個孩子出生後,男性 化特質高的女性相較男性化特質低者,在工作上的投入更高。顯然,女性自我認同 之男性化特質,會使其將工作放在首位,並專注於工作者的角色扮演。Powell and Greenhaus (2010) 的實徵研究則發現,女性化特質對家庭角色的重要性有正面的影 響,女性化特質高者擁有很強的家庭認同,且更投入家庭角色。Liu and Ngo (2017) 以中國大陸全職工作者為對象的實徵研究也發現,男性化特質與工作角色重要性有 顯著正相關,女性化特質則與家庭角色重要性有顯著正相關。 基於性別角色取向理論 (Greenhaus and Parasuraman, 1999) 與上述實徵研究結 果,男性化特質顯然與工作角色重要性有關,而女性化特質則與家庭角色重要性 有關。這可能肇因於男性化特質強調工具性的特質,即「高效地實現目標的能力」 (Jones, Chernovetz, and Hansson, 1978),聚焦於完成工作或解決問題(Marshall and Wijting, 1980)。故對自認具備高男性化特質的人來說,工作場所為他們提供了運用 這些工具性特質(例如:理性、果斷和競爭力)的機會,從而帶來了成功的角色表 現,強化了工作角色的重要性。而女性化特質多為表達取向、對他人福祉的情感關 懷、且與維持群體和諧有關(Marshall and Wijting, 1980),故家庭角色對高度女性化 特質者更為重要,因為家庭為他們提供了運用這些女性化特質(例如:同情心,養 育和對他人需求敏感)的機會(Powell and Greenhaus, 2010)。也就是說,男性化特 質高者(不論其生理性別為何),不僅認同工作角色的重要性,並會積極投入工作; 女性化特質高者(無論其生理性別為何),不僅認同家庭角色的重要性,並會更多 投入家庭生活,擁有較高的家庭認同感。 然而,前述在西方發達國家發展並累積一定成果的性別角色取向相關研究,能 用來理解發展中國家,如臺灣民眾的職家體驗嗎?對照西方先進國家較為普遍的兩 性平權態度,及男女平等參與工作及家庭角色的社會主流價值,在一項東亞社會的 跨國調查卻發現,與日本和韓國相比,中國大陸與臺灣的性別平等觀念比較低(Qian and Sayer, 2016)。王維邦與陳美華 (2017) 採用「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之具全國 代表性的大樣本資料分析也發現,「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性別分工」觀念仍 然是臺灣的主流價值,且男性較女性有更強烈的傳統性別態度,如:在「男性養

RkJQdWJsaXNoZXIy ODg3M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