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第31卷第3期

4 Sex and Gender Role Orientation on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 Testing Three-Way Interactions 色取向理論為焦點的研究文獻,已累積了大量證據顯示:男性化特質強的人(不論 其生理性別為何),普遍認同工作角色的重要性,女性化特質強的人(無論其生理 性別),則普遍認同家庭角色的重要性(如:Geldenhuys, Bosch, Jeewa, and Koutris, 2019)。故在變遷社會中,所謂的「傳統男性」即為高男性化特質且認同工作重要 性的傳統性別角色(男主外)的生理男性;「傳統女性」即為高女性化特質且認同 家庭重要性的傳統性別角色(女主內)的生理女性。除此之外的生理性別與心理性 別的組合都可視為「非傳統」者,如:低男性化特質的男性(可能不認同工作的重 要性)、低女性化特質的女性(可能不認同家庭的重要性)、高女性化特質的男性 (可能認同家庭的重要性)、及高男性化特質的女性(可能認同工作的重要性)。 本研究之另一獨特貢獻,即是在臺灣社會變遷的背景下,檢視西方「性別角色取向」 理論所強調之「性別內」差異在職家互動介面上的展現,亦即以臺灣男女工作者的 實徵資料來確認在西方社會發展出的「性別角色取向」理論,如:男性化、女性化 特質對理解職家角色實踐之適用性,並以生理性別及心理性別的交互作用,來對比 傳統與非傳統男女在雙向職家衝突歷程中的體驗,以豐富近期職家學者倡導之多面 向性別構念(Rajadhyaksha and Velgach, 2015) 的實際運作。 貳、文獻探討與假說推衍 一、職家介面上的生理性別差異與心理性別差異 雖然性別研究的學者一直主張「性別」為一個多面向的複雜構念(Hawkesworth, 1997),但職家研究中俯拾皆是將生理性別(Sex) 直接視為性別角色(Gender Role) 的 推論邏輯,此即「生物心理等同」的假說(Korabik et al., 2008)。然而,生理性別和 性別角色實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身為男性或女性與生俱來的生物性狀態 (李美枝,1981),後者則是一種「社會性別」,是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經由認同、 教育或模仿學習獲得一套與自己所認同之性別相應的行為規範(Basow, 1992),並循 之來扮演及執行在社會中所承擔的角色;性別角色也代表了個體認為自己具備傳統 上性別刻板印象特徵的程度(Bem, 1974)。但是在既有的職家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 並未實際測量個人的性別認同(如:男性化特質、女性化特質),而僅依兩分式的 生理性別類別(即人口學變項)將所有社會認定與男性/ 女性有關的特質加諸到一 個生理男性或女性身上,再依性別角色理論來推論其生理性別,這等於認同了傳統 「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性別角色(Gender-stereotyped Roles),犯下「生物心理等 同」的謬誤。 我們認為,若要避免重蹈覆轍,避免再次犯下此「生物心理等同」的謬誤, 就不能再套用「生理男性等同重視工作」、「生理女性等同重視家庭」之預設立

RkJQdWJsaXNoZXIy ODg3M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