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30 NO.2

3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 30 No. 2 Aug. 2020 為瞭解兩位會計師同時負責且簽證之雙簽制度是否確實有助於提升審計品質, 本文比較 1983 年法規由會計師單簽制度改為雙簽制度前後,會計師審計意見之決 策是否有所不同。過去文獻為討論非現行制度的影響,除了以實驗方式進行研究外, 會採用曾經施行類似制度的期間進行研究。例如: Chow (1982) 為分析企業自願性 聘任會計師的動機,他以尚未強制企業聘任會計師簽證的 1926 年為樣本期間。又 如: Ruiz-Barbadillo, Gómez-Aguilar, and Carrera (2009) 分析會計師事務所輪調的影 響,他們以西班牙 1991 年到 1994 年,會計師事務所需強制輪調之期間進行研究。 再如, 2008 年金融危機,引發增強揭露銀行壓力測試結果的監理規定,為了評估其 對金融穩定的影響, Granja (2018) 以 1869 年至 1913 年美國各州的揭露規定及其後 果加以研究。儘管所分析之資料期間資本市場環境可能與現況有所不同,但以過去 施行類似制度之資料進行研究仍有其價值。與前述文獻類似,本文為討論單一會計 師簽證與兩位會計師共同簽證,其審計意見決策是否有所差異,以 1983 年我國強 制公開發行公司採用會計師雙簽制度前後年度為樣本期間進行分析。 本文實證結果顯示,雙簽制度下兩位會計師共同所為之審計意見決策與單簽存 有顯著差異,在控制其他可能影響審計意見的因素下,會計師出具非無保留審計意 見之機率顯著上升。另一方面,由於上市公司受到主管機關與投資人較多的注目, 因此相對於非上市之其他公開發行公司,雙簽制度對會計師審計決策的影響僅存在 於上市公司中。會計師並未因為雙簽制度的實施,對於非上市之公開發行公司財務 報告出具顯著不同之審計意見。除了審計意見外,以上市公司子樣本分析的結果顯 示,資本市場肯定會計師雙簽制度對於盈餘品質之影響,雙簽制度下,企業盈餘宣 告時,盈餘資訊內涵與企業之盈餘反應係數都顯著較會計師單簽時為高。 本文貢獻如下:首先,本文為首篇以實地檔案資料探討會計師在雙簽與單簽制 度下審計品質之差異的研究,實證結果顯示,就審計意見、盈餘資訊內涵與盈餘反 應係數而言,會計師雙簽制度下審計品質優於單簽制度。此外,會計師對於上市公 司之審計決策顯著因為雙簽制度的施行有所不同,但對於非上市的其他公開發行公 司,會計師的決策則不受制度差異而有所不同,可能是因為前者較後者更受投資大 眾與證券主管機關之注意。本文結果支持目前施行之雙簽制度,也可以提供政府未 來法規修正之參考,若主管機關考量放寬會計師雙簽制度,或可由會計師審計決策 無顯著差異的非上市之公開發行公司開始試行。同時,本文結論也可供其他國家主 管機關參考,目前多數國家僅要求主查會計師(通常為一位會計師)在查核報告上 簽章,各國主管機關可思考採用雙簽制度可行性。其次,透過比較會計師在雙簽前 後對於上市公司與其他公開發行公司出具之審計意見,本文對於會計師審計決策有 更多的瞭解。最後,以上市公司子樣本進行分析的結果顯示,資本市場也認同雙簽 制度下企業盈餘品質優於會計師單簽制度。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