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管理論叢 NTU Management Review VOL.29 NO.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ard Interlocks and Corporate Tax Avoidance 202 壹、研究動機與目的 近年來經濟環境快速變遷,為因應全球化的挑戰,企業無不利用開源節流來提 升經營績效。由於租稅亦是公司的重要成本之一,因此如何降低稅負乃現今企業營 運的生存之道。 Robinson, Sikes, and Weaver (2010) 即指出將稅務部門視為利潤中心 之企業,會有較低的有效稅率,可見部分企業乃將避稅策略視為其經營決策的一環。 在企業的經營決策上,除了公司高階經理人員外,董事會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一般認為董事會的責任除傳統的任命、監督、獎酬管理人員之外,亦扮演著擬定或 支持公司各項策略、協助管理者因應複雜及不確定的外部環境等角色 (Zahra and Pearce, 1989) 。亦有一些企業的董事成員更是身負著經理人的經營管理重任,如 Claessens, Djankov, and Lang (2000) 即指出包括台灣在內的東亞九國,企業常由控制 股東來擔任董事長或是總經理職務 1 。在台灣即常見一位董事身兼兩家以上企業的 董事職務,形成所謂的董事連結。 依據「互惠及資源依賴理論」 (The Reciprocity and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公司間的董事連結為企業取得外部知識、資源及資訊的主要媒介之一。尤 其是公司藉由參與擬訂策略的董事成員,其與其他企業或組織進行溝通交流所產生 的外部董事連結,獲致的知識或資訊對公司的影響最深 (Geletkanycz and Hambrick, 1997) 。資源依賴觀點亦同時強調董事會的資源分享角色,擁有知識、資訊的一方可 藉由董事連結以轉移知識及資訊予其他網絡成員;至於互惠觀點則認為透過連結能 使得連結雙方都能因此獲得利益 (Stearns and Mizruchi, 1986) 。 在企業的避稅策略上,隨著近年來各國政府對於企業避稅行為的防堵愈加嚴 格,使得企業採行的避稅方法與策略不斷推陳出新、愈加複雜。為了逃避稅務機關 的查緝及處罰,避稅行為儼然已成為業界不可說的秘密,而各企業之管理人無不積 極尋求各種合法節稅甚或是遊走於法律邊緣的避稅手段。 Brown and Drake (2014) 認 為從事避稅的公司大多私下擁有節稅策略的相關知識或經驗,且這些公司亦極可能 會經由他們的社會網絡(如董事連結)相互分享各自的避稅技巧與成功的避稅經驗, 進而使得其他成員跟進採行。因此其認為知識的「傳播擴散理論」 (Diffusion Theory) 2 亦可應用於避稅活動上。 本文的研究目的乃欲沿續 Brown and Drake (2014) 之研究,探討台灣企業間的 董事連結是否亦存有避稅行為的知識擴散效果,且參考 Brown and Drake (2014) ,亦 試圖區別不同情況下的董事連結,包括經由執行董事而產生的董事連結以及與連結 1 東亞九國包括日本、台灣、香港、南韓、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及印尼。 2 雖然典型的「傳播擴散理論」強調的是創新思維 (Innovation) 的散播,但其創新概念不僅僅限 於新實務或新物件之創造,亦可以是企業對新知識、新信念的採行實踐。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